怎麼判斷什麼內容適合什麼載體(小說、劇本、漫畫⋯⋯)?它們之間有什麼差異需要留意呢?
我是一個充滿愛的人,所以說到最後與其去區別什麼內容適合什麼載體,我更傾向去瞭解一個你喜愛的載體,理解這個載體的特性和它說故事的方式,比去判斷什麼內容適合什麼更重要。
為什麼呢?因為同一個創意,可以發展成一百種故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虎姑婆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可以寫成童話、恐怖小說、短篇純文學小說,也可以改編成舞台劇、電影甚至電視,都是利用相同的核心元素。(順便解釋為什麼某侵權案「核心元素說」的主張無法成立,因為同一套核心元素有機會被發展出一百種故事)
所以不是什麼內容適合被放在什麼載體,而是這個載體能做到什麼事,有什麼閱讀習慣與情境,還有哪些強項?例如漫畫有自己獨特的說故事模式,它是以頁為單位被閱讀的,所以說故事本身就會受一頁能承載的分鏡數與畫面數所限制,同時為了達到使大家一頁接一頁翻的效果,於是發展出了一種單頁說完一個重點,並且頁首可承先啟後,頁尾留下懸念的說故事模式(事實上,如果你回溯四格漫畫時期,你會發現四格漫畫的說故事技巧,有許多被承襲到一般漫畫之中)。後來又發展出了跨頁的模式。同時因為漫畫雖然是以畫面為主,但事實上依然是被「閱讀」的,所以又有可置入說明文字和內心描述的空間。而且閱讀是「主動」,可以自主決定翻閱速度(影視是被動的,無法決定翻閱速度),所以每一頁的訊息量可以有多有少,不像影視一秒就是24格,一句話的時間就等於現實的一句話,有不一樣的節奏操作技巧。再加上連載模式創造了每一回的固定頁數,而連載又會再集結成單行本,使每一章說故事的鋪排方式其實有一定的規則。這些便是閱讀情境產生的結果。
我們是在瞭解這些載體本身的條件後,去把內容發展成適合載體的樣子。我們可能會刪減一些段落,新設計一些情節,甚至考量到篇幅限制,必須刪除人物或新增人物。因為真正重要的是這個作品的主要概念、主角、主旨仍然是同一個作品,其他主角多解決一個難關、少說一個笑話似乎都不是重點了。這就好像同樣要表現主角的英勇,在不影響性格的情況下,我可以讓他單挑猛將,可以讓他單騎救主,可以讓他駕御悍馬,總之他英勇到了。
有些素材確實天生更適合某個載體,比如像《尤里西斯》這樣的意識流作品,先天更適合小說,因為有太多的東西難以被影像化,要製成影視就會面臨很多的挑戰與大幅的修改。而像《玩命關頭》這種講求聲光的內容,自然在影視上會有更佳的表現,難不成我要在小說上賽車?當然還是可以操作,但爽度絕對遠不及電影。而電視因為篇幅,調性會更生活感,所以雖然《玩命關頭》已經累積了16小時的內容,仍然不適合改成16集60分鐘的電視劇,必須做情節上的許多重新設計。
總之,去認識你想操作的載體本身的特性,是最重要的。剩下的,就是大同小異的故事核心了。概念、角色、衝突、主旨,其餘的情節、畫面、文字只是使這些東西能夠被享受被認同被買單的藝術過程而已。這就好像治病一樣,不管你是西醫、中醫、保健產品、自然療法、用藥、手術,都是一個過程,有接受度高低成本高低後續延展度高低等等差異,但最終能把病治好才是最關鍵的。
所以,回到載體本身,學習那個載體的說故事技巧,才能夠解決你的問題。但這個過程需要愛才走的完,所以,你愛用這個載體說故事嗎?愛不能只是玩玩而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