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多看重要?還是多寫重要?
越基礎的問題,越容易在面對瓶頸時在腦中冒出小聲音。這個問題乍看之下有點傻氣,你問十個老師,老師一定都會跟你說:「都重要。」那這樣問了就等於白問。
但這問題真的不值得被提出來討論嗎?其實不是。任何問題都是有價值的,因為它反映出的是提問者的想法與困境,在這個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到三個層次的問題:
- 提問者平日忙於工作,常覺得自己時間不夠。
- 提問者試著讓自己多閱讀、多學習,但卻感覺不到進步。
- 提問者寫了很長的時間,但總覺得無法突破。
我想就這3個面向各別做一些討論。
一、 時間不足
這是我們生活中最容易有的錯覺。
因為所有完成偉大事情的人,一樣都和我們享有24小時的時間。為什麼他們的時間足夠使他們成就卓越,而我們的時間卻似乎總是撥不出來?
每個人為了暖飽都需要工作,每個母親(或父親)都需要照顧年幼的孩子,但總有人能在時間稀缺的情況下,讀點什麼,寫點什麼。
我曾經焦慮的計算自己一天的時間究竟花去哪了?結果發現花費最多時間的,是「下定決心 」。在下定決心看一本書、下定決心寫一點東西之前,我常花費時間在小遊戲、反覆打開社群軟體、排時間表、看漫畫等等事情上。
相較於逼自己下定決心坐在電腦前的時間,實際完成工作的時間其實還比較短。我常覺得自己沒空讀書,但實際開始讀書後,發現就算是沒有劇情的工具書,讀個30-50頁也大概只要1小時,每天讀個1小時,一個星期就讀完了。
但因為感覺要花很多時間才讀得完,所以一拖再拖,書擺在書架上快一年了,連碰也沒有碰一下。類似的例子層出不窮,無論是讀書、寫稿、運動、建立人際關係,「因為覺得難而不做」,實際上花費了更多時間。
這種「自我設限」其實是心理學上常見的人性,壞消息是要擺脫它不容易,好消息是你只要擺脫一點,你就比起別人更優秀很多。而我們怎麼擺脫這種問題?
首先,認識它
你必須先意識到這個問題,你才能解決它。
再來,降低對這件事難度的想像
不要總是自己騙自己,要讀點什麼、寫點什麼,沒有你想得這麼難這麼辛苦,也沒有必須這麼認真,好像你非全力以赴似的。
如果你在創作上一下子腦中沒什麼想法,就先從邊邊角角開始,先解決一些你已經知道的問題(如先做角色設定、拉出故事線看看還缺什麼),或已經想到的一些碎片(不管有沒有前後,直接寫那個你有感覺的部分),或不解決問題,但把需要解決的問題一一列出來。只要開始行動了,就勝過完全不動。
第三,不要苛求「絕不能中斷」
理想狀態中,我們要建立一個每天持續不斷的習慣,但中斷、害怕中斷這件事,常常使我們裹足不前。不是要你學會輕易放棄,而是因為你根本還沒開始呢。
第四,借助一些外力
讓其他人,無論是朋友、親人或網友,透過一些約束力推你一把。看你在乎的事情是什麼,是錢?是承諾?是面子?是一個假期?試著給自己一點小獎勵或逞罰。
第五,重新釐清這件事對你的意義,以及它能帶你去的地方
其實這應該擺在第一點或第二點,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只看到「當下」,而沒有望著「未來」。不要因為很多人跟你說「這件事應該做」,你就去做。你應該要想清楚做這件事最後累積而成的成果,到底是不是你要的?
如果是,緊緊抓著那個你要的未來,不要老想著討價還價。我今天可以怎樣嗎?不這樣也可以吧?我今天是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在你看著未來時,這些小聲音你才有力量去克服它們。
不要試圖在一天內完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要相信每天半小時累積出來的可能。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不要老急著想擠上台,要想著自己的十年功,有沒有一天比一天有進展。
等你開始減少逃避和猶豫的時間時,你會發現你的時間突然增加了,效率突然變好了。
但如果你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就算你今天辭職全心創作,你也會花掉整整十二個小時在逃避和猶豫,還安慰自己說,我在累積啊,我在多看啊,我在找靈感啊。
這些是很傷害自己的創作生命的,因為你磨損的不只是時間,還有對自己創作的信心。你等於是在告訴自己:我都全職寫作了還寫不出個名堂,我根本就不行。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把「你想累積的事」,當成一個「與別人有約」一樣重要、必須執行的行程,不要讓它可以被任何理由推遲、拖延。
解決完這個時間問題,我們才需要進一步來看另外兩個面向「多看」和「多寫」的比較。
二、「多看」與「多寫」還是不見進步
大腦不是靈感產生器,而是訊息提取機。沒有儲存訊息,就沒有東西提取。我們在討論創意生成時,專家將訊息分成兩種,一種是日常訊息 ,一種是專業訊息 。
日常訊息指的是我們對一般事物的理解,像社會氛圍、價值觀、父子師長情侶如何相處、或是新聞時事、熱門話題、創作怎麼寫、文字怎麼運用等等,簡單來說,就是和你案子沒有直接相關的資訊。日常訊息是跨領域的,無論你做的是什麼案子,寫的是什麼故事,都有可能被運用上,這是你的基本修養和累積。我們學習文字技巧、編劇技巧等等,其實都是日常訊息。
專業訊息指的是我們對特定領域的理解,例如我們要寫醫療題材,我們要對醫生的日常、各個職稱的工作範圍、常見的醫療糾紛等等,也就是和你要寫的東西直接相關的資訊。專業訊息是依你做的案子、寫的故事決定重要性的,當你在寫餐廳愛情故事時,法院開庭流程這種資訊對你就派不上用場。但缺乏這些訊息,你的作品就容易寫不到位。
一般講師建議你「多看」,指的是累積你的日常訊息。因為他不知道你要寫什麼,所以建議你多看一點,什麼都看,反正看久了就會有點感覺。
我把這種說法翻譯一下:想要文筆變好,就去看文筆好的人的作品,看多了,你寫起來筆法就會像他。多去參加不同類型的活動、看不同類型的心理、社會、科普書藉,增加你對世界的理解和想法,去談戀愛,去生活,去受傷,去經歷你沒經歷過的。這樣,你的日常訊息才會豐富,寫起東西來才會有「你的」風格。
如果你有一個「目標」,例如文學獎,那你應該要去看看之前的得獎作品、評審的作品。去透過三、五部作品去養成「這種目標的腔調和筆法」,再動手寫會比較對味。如果你想寫言情,就去讀三五本言情,想寫懸疑,就去讀三五本懸疑。我在寫推理徵文獎作品《刑》的時候,讀的都是卜洛克的作品,因為那是我目標要創造的腔調。你可以利用「多看」來影響你當下要進行的創作。
經過多次這種養成,你其實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各種不同的筆法。我個人是很務實路線的,所以我的專業養成基本上和工作都脫離不了關係,都是因為工作需要所以才精進了某個部分,漸漸便形成一個比較廣的領域範圍。
所以你如果希望「有效率」的「多看」,有一個養成目標會比較明確, 不然有時會不斷「打掉重練」。而要練出一點成果,靠的就是「多寫」。如果我們真要在「多看」與「多寫」之間分個高下,我會推薦多寫。你對什麼事情投入努力,你就會累積出什麼成果。就像我花了一些時間累積教學文章,我打出來的成果就在教學上,在多數人心中,比起創作者,我更像一個老師。
所以如果你總是在看,你會漸漸變成一個鑒賞家。如果你總是在分析評論,你就漸漸變成評論家。你累積什麼,就成為什麼。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教不會寫,很多人會寫不會教的原因,因為這是兩種專業,兩種累積。
你想成為作家嗎?那你當然要累積作品才行。
我曾聽一位好萊塢編劇分享,他認為你要完成過4部電影作品,才算知道怎麼寫電影。他一生(他大概40歲)中共完成30部電影劇本,其中只有12部有給別人看過,其他18部都只是他的「習作」。聽到這個標準,你只能讚嘆為什麼人家的影視產業這麼成熟,因為他們確實都是磨出來的硬功夫。
所以多寫是絕對必要的。多寫可以幫你累積作品,也累積自信。如果你總是覺得創作者是「另外一種生物」,那只是代表你寫的還不夠多而已。
但人一直做重覆的事,只會變熟練,不會進步。進步靠的是挑戰。所以「多看」能幫助你瞭解到更高的標準,讓你可以有更多的想法與可能性去嘗試。因此我覺得多看和多寫,是不同狀態的人需要的功課。
如果你看得很多,寫得很少,我就會建議你應該多寫,把你累積的東西實現成作品,並且在實現的過程中去驗證你的想法到底對不對,會不會只是空中樓閣。這就好像看球賽和上場打球的差異,你或許可以當球評,但當選手?要實際打過才知道。
反過來,如果你寫得很多,看得很少,我就會鼓勵你應該多看。不要把自己關在象牙塔裡,把自信累積成了自大。你看得越多,其實你會變得越謙虛,越明白創作這件事,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