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雜症】是否有什麼編劇技巧,是能涵蓋所有戲劇及影片的?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在我的解讀,提問的人心中覺得,不同類型的作品,似乎應該具備不同的能力,否則怎麼會有人比較擅寫言情,有人比較擅寫懸疑?那在這之中,哪一項能力應該是無論寫哪個類型都需要的?

在我而言,我是屬於什麼類型都寫的傭兵,做的工作也多是訂製劇(依案子需求完成作品),所以確實在跨越不同的類型創作過程中,以及在傳授編劇方法的過程中,隱隱發現無論在哪個階段(角色設計、情節設計、場景設計、對話寫作等等),或是哪種情感召喚(搞笑、恐怖、驚奇、感人等等),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則。
曾有一名編劇老師與我分享,編劇就是一句話:反其道而行。我當時體會有限,但越去瞭解戲劇,越發現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
如果只能教一件事、學一件事、練一件事的話,就請練習「反其道而行」,並且將它放入你在說故事的每一個階段。
在角色設計上,要使角色變得更有趣,你該怎麼做?反其道而行,安排矛盾的性質在角色身上。(詳見什麼是立體角色?如何創造立體角色?」一文)
 
在角色的布局上,反其道而行,要突顯冷靜的角色,常常會配上衝動的角色,要突顯聰明的角色,就會配上愚蠢的角色,角色之間兩兩對立,特質互異。
 
在情節設計上,要創造出故事感、驚喜感、翻轉感,你該怎麼做?反其道而行,結果是好你要先演壞,結果是壞你要先演好,來來回回,才能拉出情緒張力。(詳見故事結構:V、倒V、N、W型結構」一文)
 
在場景設計上,除了要符合上面情節設計的原則,安排變化和轉折,同時往往你要顯示一個人的狂野時,就把他放進一個不該狂野的情境,要跳舞就在升旗朝會上、要惹麻煩就在大老闆親臨時、要衝鋒就要挑明知必死的情況。反其道而行。
在謎團設計時,要反其道而行,設計誤導,用兩個版本的故事引誘觀眾遠離真相,再用真相使大家驚奇。(詳見「該如何創作懸疑故事?」一文)
 
在講感人故事時,反其道而行,必讓好人先受盡苦果,惡人先嚐盡甜頭,在最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時,便會創造出最動人的時刻。
 
在台詞設計時,反其道而行,明明是愛卻要說恨,明明討厭卻要說喜歡,明明是謊言卻要說得面不改色振振有詞,明明是實話要說得令人誤解,這樣便會創造出許多耐人尋味潛台詞的空間。(詳見「什麼是潛台詞?如何寫出潛台詞?」一文)
 
而在主旨設計時,反其道而行,不去講大家都認同的,而是去挑戰大家「以為是真相的」。如大家都覺得「改善缺點」是帶來幸福的關鍵,《派特的幸福劇本》教會我們「接納缺點」才是最重要的。大家都覺得「先被認同,才有資格」,但《蜘蛛人:返校日》中鋼鐵人說:「如果你必須擁有裝備才是英雄,那你就不配擁有裝備」,我們必須先具備資格,才會獲得認同,而當你已經具備資格了,別人的認同(裝備)又算什麼呢?
所以為什麼有些人是故事的天才?因為有些人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有意無意的培養出這種「反其道而行」的習慣。他們知道想獲得最大的喜樂,必須先給予最大的痛苦,想接近最好的光芒,必先渡過最深的黑暗。他們習慣挑戰,習慣質疑,習慣吊人胃口,習慣嚐試與眾不同的組合。他們擁有包容的心與彈性的想法,知道事情可以正著運作,也可以反著。
總是習慣循規蹈矩,尋找「唯一解答」的人,可能會成為出色的理論家、執行者、評論人,但在說故事這門功課上,就容易棋差一著。
所以如果真有一門功課,修練後可以最快學會說故事,並且涵蓋所有戲劇與影片的,那便是習慣反其道而行,習慣思考不可能當中的可能,於是便更能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內」。

 

推薦文章

皮克斯故事技巧22之2──你想說什麼並不重要

  大多數時候,編劇是鴨,觀眾是雞。鴨子伸出手來表示麻吉親切我懂你,雞卻對它露出空洞莫名的神情。 ...
閱讀更多
給影視在校生的企劃書建議

給影視在校生的企劃書建議

昨天去嶺東科技大學當畢製期中評審,​ 充分感受到學生的辛苦與幸福,​ 辛苦的是,工作相當硬又紮實 ...
閱讀更多
比腦洞更重要的事:《電影之神》

比腦洞更重要的事:《電影之神》

這部片非常感人, 我自己看的時候哭得稀瀝嘩啦, 在轉述故事情節給太太時, 光是講到後段就忍不住哽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