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戲的起源是來自自己的腦袋還是現有的小說,你應該把它視為完全獨立的存在。
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提問,或許可以開一門課來討論這件事。請把握一個原則,觀眾其實並不在乎你的戲是原創或改編的,他只在乎戲好不好看,所以無論你戲的起源是來自自己的腦袋還是現有的小說,你應該把它視為完全獨立的存在,既使沒看過原著小說的人,也能享受你作品的樂趣,並且覺得它是一部好戲,是最重要的。
談到改編,就一定要能夠切分兩件事,一個是作品,一個是粉絲。現在有許多改編作品,並不是原著作品真的有什麼過人之處值得改編或適合改編,而是在於作品本身的超高人氣。對多數業主來說,買IP其實是在買人氣,好降低影視投資的風險,增加獲利的可能性。當改編的考量混入了商業,有許多事都會因為策略而變得不夠純粹,所以在改編之前最好弄清楚改編的目的和策略,比較不會有太多天人交戰。
市面上現在有三種改編作品。
一、服務粉絲型
這種改編作品如果你不是書迷,你很難融入劇情,而戲的本身其實也只是在滿足觀眾對某些經典場景的想像,例如《小時代》就是這樣的電影,電影裡的華麗場面和大堆頭的明星,都只是為了把某些經典場景具現化,但經典場景和場景之間,卻缺乏足夠的情感和線索連結,所以不是書迷的人看完會覺得空洞、斷裂、單薄。
二、按部就班型
就是原著怎麼寫,劇本就怎麼安排,盡全力維持與原著的一致性。如果是採取這種模式改編的,你就要慎選你改編的作品。例如金庸的作品較經得起這樣的改編,因為推動劇情的是具體的事件,原著對白上的安排也很到位,就算你不特別發揮,也不會出什麼大錯。
但有些作者的作品是利用角色的思緒、議題的討論思辯,或是某些情感的渲染來推動劇情的,或是主要的事件發生都是在文字上,而不是實際可演出的事件,那你的忠實改編就會面臨很大的困境。例如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有很多有趣的內容都是BBS站上的文字,以及網路上的語言樂趣,沒有畫面可拍。
或是像《檞寄生》,雖然有很多事件,但這些事件是穿插在回憶的敘述和場景之間,有很多很多留白,以及小段小段的場面笑料。如果你只是照拍,你就會發現你的戲會變成很斷裂的小段子大集合,如果你把敘述都寫成旁白,那又會變成整部戲都在唸小說。
三、真正的「改編」
這樣的改編把電影當成獨立的作品,大膽保留原著的精神、主要角色,但實際上卻選擇了完全不同的事件和情節,表面上是一個全新的故事,但卻又和原著的精神相互呼應,甚至創造出新的經典。
早年許多金庸小說的改編電影都有這種電影創作者的野心,我在看金庸原著的《笑傲江湖》時,非常驚訝原來原著之中東方不敗的戲份這麼少,而且根本沒有蕩劍式,也沒有滄海一聲笑。但他們拍的不是《笑傲江湖》嗎?我覺得如果要在兩個小時中說完《笑傲江湖》的精神,電影的創新表現,可能比忠實還原原著更貼近原著。
我並不是鼓勵大家在改編作品時,忽視原著的情節,只留下角色名字。我覺得改編的重點在「還原原著精神」,而不是「還原原著情節」。
我們試著想像一下,《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開場時父親與同事那場精彩的摔跤對決,如果要寫成小說,有可能照著劇本的模樣直接寫下來,卻依然能表現那種熱血的張力嗎?相信很難,所以照著寫對小說來說,不是最理想的改編。如果電影無法這樣改編成小說,小說當然也不能就什麼也不更動的改成劇本。
所以我們要瞭解電影的強項,電影對敘述是弱的,對畫面是強的。電影在探索內在是弱,在經營人物互動與外在動作是強的。有些經典句子寫在紙上很華麗,但讓演員來唸就變得很彆扭。小說有十萬百萬字的自由,電影只有兩小時的空間。電影在架構時會有前10分鐘、30分鐘、中點、最後高潮事件等結構,我們必須決定我們要呈現的主旨的是什麼,然後從原著中刪除、選擇與再造事件。
角色的建立,在改編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真的要找一個核心,那必然是角色。如果你挪用了很多原著中的事件,卻發現主角到最後面貌模糊,那這也是失敗的改編。因為角色就是情節,情節就是角色,很多時候,角色也是主旨,主旨也是角色,而且觀眾喜愛的,也通常就是角色。如果大量的情節無法在塑造角色上發揮功能,我們又為什麼需要這些情節呢?
在第一人稱的小說改編中,主角本身的塑造常常被忽略(因為他是看不到敘事者,但在電影中他是必然要被看到的),我們應該要確保角色的性格能在電影中能被展現,這些是在篩選事件或新創事件時很重要的考慮點。
在日本幾部漫畫真人化的電影中,《寄生獸》算是取捨得挺好的作品。 |
從角色出發,以角色歷程的完成為目標,抓出幾個情緒的轉折點和高潮,在改編上基本就不容易失誤。我覺得在日本幾部漫畫真人化的電影中,《寄生獸》算是取捨得挺好的作品(雖然不是小說的例子),捨棄漫畫中一些生活漫談的情節,只取對主角有重大影響的幾個事件,在電影的完成度上是很好的(雖然分了兩集),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