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蛋不是反派,你想寫的是蝦款?

壞蛋不是反派,你想寫的是蝦款?

前陣子分享了讓觀眾認同不道德主角的方法,​
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其中有一個人問:「可以寫反派勝利的故事嗎?」​
但他隨即舉了大壞蛋逍遙法外的例子,​
我說等等──​
你想寫的到底是「壞蛋勝利」,還是「反派勝利」?​

壞蛋也可以當主角,​
像許多俠盜電影主角都絕非善類,​
像《教父》這種黑幫電影主角也是壞蛋,​
但他們也有屬於自己的視角與故事,​
也可以成為「英雄」,​
在他們的世界裡冒險、成長,​
這便是我們之前談的「不道德主角」,​
即使是壞人,我們也可以用一些方法使他獲得認同。​

但「反派」就是另一個概念了。​
反派是阻礙主角達成目標的人,​
在壞人為主角的故事裡,​
甚至「好人」才是反派。​
例如黑幫悲歌中,​
故事的反派便是警察,​
香港電影經常有這種主題的故事,​
主角有時最終雖敗猶榮,​
有時飲恨而終,​
編劇藉此傳達兄弟誓死相挺的情義,​
混黑道的無奈,​
也暗示了「歹路不可行」的意旨。​

所以「壞蛋勝利」與「反派勝利」是不同的概念,​
我們創作首先要釐清我們的目標,​
你想說的到底是哪種故事?​
你才知道你是要讓「被認同的不道德主角勝利」,​
還是「反派勝利」(這就不見得需要認同技巧)。​

無論你想講的是哪一種,​
「可不可以」都是個假命題,​
因為任何故事你都能寫,​
只是「目標觀眾能不能接受」?​
所以真正的問題是:​
你讓壞人勝利的目的是什麼?​
你的故事主旨想傳達什麼?​

在韓國電影《熔爐》中,​
主角是揭開丑聞的正義老師,​
反派是邪惡的校方,​
身上一丁點令人認同之處都沒有,​
但反派最後還是勝利了。​
因為這部電影就是想傳達邪惡的巨大,​
官官相護,就連證據確鑿的法庭都無法擊敗他們。​
這就是現實世界的黑暗,​
觀眾能不能認同?​
雖然無奈,但是可以。​
因為在我們親見的社會,就是長成這樣。​

只是我們會希望有一個出口,​
告訴我們「世界如此黑暗,我們該怎麼辦?」​
於是主角在最終得到了一個微小的光芒:​
「我們這麼努力,不是為了改變世界,是為了讓世界不要改變我們。」​
這是巧妙的一著,​
讓觀眾在接受殘酷的同時,​
又找到了那麼一點力量。​

因此,反派當然是可以勝利的,​
樂觀的故事戰勝黑暗,​
悲觀的故事揭露黑暗。​
觀眾在電影中不只是尋找幻夢,​
同時也尋找著真相。​

有些人需要透過幻夢,​
才能在現實生活中喘口氣,​
繼續面對沉重的生活;​
有些人需要真相的揭露,​
因為黑暗要首先被看見,​
才能學習怎麼與它共存,​
甚至有一天,遙遠的某一天,​
終於能將它擊潰。​

所以先別管「可不可以」,​
先想想你打算帶給觀眾什麼,​
想想你怎麼用角色與情節做為箭,​
將體驗與感受射入觀眾的心中。​

因為當你確定後,​
掌握正確的技術,​
拿出足夠的決心與耐力,​
你一定可以。

推薦文章

從《青春養成記》看創意與主題的結合

從《青春養成記》看創意與主題的結合

許多人在發想故事時,​ 經常會落入兩個誤區:​ ​ 一個是「只想了個比喻法」,​ 例如人生就像單 ...
閱讀更多

五月原子編劇課課表來囉!

原子編劇課一週年了!​ 從去年五月開始,每月12堂課,​ 我們已經完成144堂課,​ 有感覺到自 ...
閱讀更多
為什麼你的故事不夠精彩?少了啟動點!

為什麼你的故事不夠精彩?少了啟動點!

一個奇貌不揚的清潔隊員,每天穿梭大街小巷,清理每場狂歡之後留下的殘骸。 沒有人會特別留意他,他像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