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被憾動了:我讀《取材.執筆.推敲》

好久沒被憾動了:我讀《取材.執筆.推敲》

當編劇老師這些年,​
持續都有出版社寄書來請我推薦,​
老實說,雖然寄來的不乏好書,​
但觸動我的,很少很少。​

一方面是因為有些書其實我早就讀過了,​
在台灣還沒有引進這麼多創作書前,​
我就已經自主買了許多簡體版的書自修,​
所以雖然繁體版的出現令人開心,​
但終究只是重逢。​

另一方面,是當你讀某個領域的書,​
讀到某個程度的時候,​
新書能替你帶來的新知就越來越少,​
有些是用不同的角度切入,​
有些是補充了一些新觀點,​
但讀完的感覺大概只會是​
「挺有意思的」、「寫得真不錯」、​
「原來還可以這樣思考」之類的感想。​

這不是說我什麼都知道了,​
但這感覺就像你在熟悉的城市裡多吃了一家不錯的餐廳,​
跟你驚訝於這座城市居然有一個全然不同的面向,​
是不一樣的感覺。​

有時甚至忍不住想吶喊:​
「可以不要再寄寫作書給我了嗎?我其實想讀別的!」​

但這本《取材.執筆.推敲》很不一樣,​
我剛拿到時,其實是意興闌珊的隨手翻閱,​
但我隨意翻到每個段落,​
都會引發我的興趣,​
讓我忍不住多讀幾行,​
甚至回頭想把整個章節補完。​

怎麼說呢……它讓每件事都變得不太一樣了。​
當然不是誇張到什麼「重新定義了寫作」這種程度,​
裡面當然還是有很多我們熟悉的內容,​
但在熟悉的內容中,​
卻能提供出乎意料的細節。​

例如他說:​
一篇文章應該拆成兩篇文章思考,​
不要「起承轉合」,而要「起轉.承合」。​

突然間,你看文章的視角就全然不同了。​
儘管你可以說「這只是把起承轉合換個說法啦」,​
但他這一換,​
就把過去難以言喻的寫作技巧,​
一下子有了清楚的形狀。​

我想這與他對「好懂的文章」的描述是一致的,​
他說大家都以為好懂的文章,​
是指內容難度、寫作水平較低的文章,​
所以要好懂,就應該降低品質來寫?​

當然不是。​

好懂的文章,是指「沒有薄霧籠罩的文章」,​
太多寫作的人,根本沒弄懂自己寫什麼,​
只是把資料拼湊成「看上去像那麼回事」的文章,​
寫滿漂亮的形容詞、模糊的用字和術語,​
才會讓人感覺難懂。​
(因為寫的人自己也不全懂啊)​

想去除薄霧,​
就必須完全消化你下筆的東西,​
用最有效的方式表達出來,​
簡單一句「深入淺出」,​
中間需要的工夫是厚厚一本,​
關鍵三步驟的「取材.執筆.推敲」。​

雖然是教你「寫文章」的書,​
但我覺得非常值得「寫故事」的人參考。​
尤其許多人苦於前段的取材和最後的修稿,​
這本書提供了非常好且清楚的建議。​

你在讀這本書時,​
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寫作這件事的熱情,​
他不斷在追問每個環節的本質,​
不斷在問「這樣就足夠了嗎?」、「更根本應該是這個吧?」​
我覺得這本書勝過坊間無數的寫作教學書,​
不但全面,而且深入,​
但我讀完之後,深深被憾動,​
在心中讚嘆:​

「寫作,真的是一門好厲害的學問啊!」

推薦文章

《客家好愛你》微電影賞析

《客家好愛你》是一部由九個小短篇所組合而成的微電影作品,故事主軸集中在從國外回來的孫子Mac在暑 ...
閱讀更多

【編劇看電影】勘稱場面設計典範的《不可能的任務6:全面崩解》

《不可能的任務6:全面崩解》(以下簡稱MI6)是一部勘稱場面設計典範的作品,喜歡翻來覆去劇情以及 ...
閱讀更多

【文化大學 X 東默農】完成你的第一本電影劇本

《 課程介紹 》 這是一門紮實的編劇課程,沒有生活漫談,沒有人生感悟,只有編劇這門技藝的鑽研。我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