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影評解析,
可能會以為編劇過程每一步都「很清晰」,
創作者像部精良的電腦,
清楚自己想幹嘛,
而且想執行什麼就能執行,
這種想像對學習編劇會帶來很大的壓力。
事實上,創作過程很多時候是模糊的,
故事核心對很多人來說,
可能只是一個概念,例如「父親」,
或只是一個畫面。
像《通靈少女》導演陳和瑜在拍前身《神算》時,
就提到整個故事的核心,
就是索菲亞揮棒的樣子。
「少女向著世界揮棒,像要抵抗全世界。」
這就是《神算》的核心。
所以不用逼自己去寫出什麼漂亮的slogan,
核心不是那種東西。
小野老師用過飽和溶液比喻田調,
我覺得描述得很生動且精準。
故事一開始就像裝了清水的燒杯,
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個範圍,
大概知道我們要寫什麼題材,
假設是「夫妻不孕的壓力」。
然後我們開始搜集資料,
訪談也好、看書也好、網路爬文也好,
我們對這個議題的理解,
注入了燒杯裡的清水,
水就變得越來越濃,
最後就會析出結晶,
變出角色、情節和台詞。
但如果你在析出的過程,
放任結晶亂長,
就只會得到一堆碎屑。
該如何該結晶長得漂亮呢?
通常就會放一個「晶種」進去,
析出的結晶就會附著在上面,
集中、長大,變成一顆寶石
(好啦,雖然漂亮,但其實不是寶石)
這個讓素材能附著在上面的晶種,
就是故事核心。
以《神算》為例,
一個向世界揮棒的少女,
她在抵抗什麼呢?
透過資料搜集,
就會找到一些她在抵抗的東西,
宮廟對她的期待,
信徒的疑難雜症,
她追求的平凡生活,
棒球與戀愛。
這個晶種通常都會長在角色的課題上,
而這個課題因為是透過戲劇衝突解開,
所以通常會和主衝突有關。
她想戀愛、想有平凡的校園生活,
但仙姑的身份使她無法如願。
這是她的課題,
她的天命與她的渴望不一致,
她該順應天命放棄渴望,
還是為了渴望放棄天命,
是兩敗俱傷,
還是找到一個兩相平衡的方式?
這就是故事核心。
所以有情節、元素、角色設定,
必然跟這件事有關。
不然在這樣的故事裡,
你讓她去找隻失蹤的小狗很奇怪,
讓她去幫鄰居接生也很奇怪,
讓她跟天主教神父對抗也很奇怪。
除非、除非、除非,
你能找到這三件事跟「天命vs渴望」的關聯,
但又不能太牽強、自說自話,
因為你會受「必要性」的考驗,
為什麼是這三個情節,
而不是其他更簡單、更直接、更具代表性的情節?
當然不是每個故事的核心都那麼明顯,
「少女仙姑」可以有很多種走向,
你可能想寫「少女賭神」,
講她縱橫台港澳美征服賭城,
故事核心會是什麼呢?
最好的方式,還是回到角色課題上。
去問角色的成長,去看她在對抗什麼,
去看看其他角色又是什麼人,
他們各自的追求和困境是什麼。
通常當你找到一個明確的對立面時,
核心就會變得明顯。
例如如果賭界幾乎是男性,
於是有了女性vs男性,
你可能就有一個可下手的核心了。
你會問你自己,這是你想寫的嗎?
女性覺醒?性別戰爭?
還是其實你想寫小島與大國的蝦米鬥鯨魚?
或是團隊合作vs個人天才?
這些都會跟角色設定有關。
有時我們不會這麼快進入核心,
因為那可能會限縮故事的可能性,
上面的性別、大小、團隊,
都是在現有的細節中抓出來的,
但我們不能有其他細節嗎?
例如這個少女走上賭壇的理由,
是她家中發生變故,
揹上巨額債額,
她還意外懷孕,
為了這個孩子的未來,
所以她不得不賭。
在這個苦情的設定下,
我們多了一個細節,
那就是「無奈」。
因為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少女自願的,
她在為所有「其他人」努力,
但她自己呢?
這故事是關於她的自我探尋嗎?
故事中的每個角色,
都在賭桌上尋找生命的意義?
有發現嗎?晶種不同,
故事的輪廓就明顯不同了。
但一切都根植於角色,
畢竟你就算先想了情節、主旨,
你還是需要相符的角色去執行,
那還不如先回到角色身上,
從他身上去挖掘可能性。
因此才說,故事的靈魂是角色,
角色的慾望與阻礙形成衝突,
對抗衝突的行動就成了情節,
而所有情節也都會指向角色的課題,
扣著議題與核心,
這些全都是相互影響的。
你可以從任何一個地方切入開始發想,
但通常角色是最有彈性和可能性的,
也是最常被挑毛病的。
所以從角色出發來思考,
來決定你的故事,
常常會找到比較有趣且有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