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初學者剛開始寫大綱,
一開始便是從角色介紹寫起,
但這樣的寫法,
馬上就違反了昨天提到「想要、行動、阻礙」原則,
那我們到底該怎麼開頭呢?
就算我們用了易智言老師的建議,
在第一段先寫了logline(如何寫我們下篇文章再談),
但到了第二段還是會陷入同一個問題,
我們還是必須從角色介紹寫起。
在糾結「到底該不該角色介紹」之前,
我們應該先冷靜下來思考,
你的故事大綱最後變成電影時,
該怎麼讓觀眾認識你的主角?
對吧?不覺得奇怪嗎?
如果一般電影電視,
影片開頭都沒有「角色介紹」,
告訴我們主角小時候發生了什麼事,
使他形成現在的性格,
為什麼我們寫大綱卻總覺得一定要這樣開場呢?
所以大綱的開頭,
其實就像電影電視開頭一樣,
應該有一些事件,
讓我們從事件中認識角色的性格和缺陷,
瞭解角色的想要和需要。
角色在事件中的反應,
決定了角色是誰。
因此大綱怎麼開頭?
其實你應該問問你自己,
你的故事變成影片後,
會怎麼開頭呢?
你的故事變成影片後,
你打算怎麼介紹你的角色呢?
瞭解這個思維,
你就會理解幾個老師彼此矛盾的教法,
共通點到底是什麼。
就我聽過的教學中,
大綱的寫法大致有三種:
1. 照時間順序寫。
2. 照影片順序寫。
3. 把觸發事件提到開頭寫。
照這三種說法,
同學們常見就有三種錯法:
1. 從主角小時候寫起。
2. 把大綱開頭寫成了場景。
3. 寫完事件後又回到角色介紹說明。
但追根究底,
這三種教法本身就是同一概念,
就是「大綱是劇本的縮影」。
而同學們的運用錯誤,
其實還是昨天提到的同一個問題:
設計錯了,大綱就錯了。
你沒有像實際影片那樣,
設計一個和劇情有關的事件,
表現主角是誰,
你只想著圖文字上的方便,
用「寫」的一口氣把主角介紹完。
這就像你聽人介紹一個朋友:
「他是一個可靠的人喔。」
你應該也只是嗯嗯笑笑聽過去,
直到你和他合作時,
你不小心砸鍋了,他卻完美救場,
這個「可靠」的印象才真正留在你的心中。
所以延續這個概念,
我們也可以延伸瞭解:
「角色重要的背景到底該何時寫呢?」
相同的原則,
在實際的影片中,這些介紹何時會出現,
你就留到那時再寫就好了。
我們知道在實際影片中,
資訊的交代應該要分散、簡短、戲劇化,
事實上在大綱中的概念也是一樣的。
你如果不會在劇本中,
一口氣把角色設定和背景在開頭都介紹完,
大綱中也不該這麼做。
(如果你在劇本中仍然這麼做,那就糟糕啦!)
我們下一篇,要來談談神秘的logline。
延伸閱讀:logline該怎麼寫?
延伸課程:《編劇入門—創作故事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