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小說、漫畫創作者的編劇課程

劇本背後的心理學 - 從角色出發的編劇技巧

時不時會有學員私訊問,​

「如果不是想寫劇本,而是寫小說或漫畫,​
哪一門課最適合呢?​」

我通常不是推薦《編劇入門》,​
就是推薦這堂《劇本背後的心理學》。​

說是心理學,​
但其實這堂課的設計重點是副標:​
「角色出發的編劇技巧」。​
當初規劃時,原本只是想談心理學的內容,​
但在YOTTA的建議下,​
定調這門課要成為「有步驟的編劇方法」,​
所以原本規劃的3小時課程,​
也就爆漲成了8小時……​

除了CP值相對高以外,​
為什麼這門課適合小說和漫畫創作者呢?​

1. 因為它談的是故事共通的法則

無論你寫的是劇本、小說或漫畫,​
「角色」永遠是你故事最重要的一塊,​
你對角色下的功夫越多,​
就會對故事越有想法,​
故事的品質通常也會越高。​

同樣處理所有故事的共通核心技巧,​
《編劇入門》比較著重框架,​
教你沒有靈感時,​
怎麼利用故事法則找方向。​

《劇本背後的心理學》則比較著重在​
角色、作者、觀眾三者的互動關係,​
告訴你角色該怎麼設定,​
並且利用你的設定來做故事的發展,​
當你沒有靈感時,​
就去問問你的角色。​

2. 各種長度的故事皆適用

​從框架出發,長度不同時,​
就會有不同的故事結構,​
從原來單一的故事曲線,​
變成多線交雜或W型結構等變化,​
所以很多人學了《編劇入門》還是有點霧裡看花,​
會好奇,那電影怎麼做?電視怎麼做?​
8集怎麼做?40集怎麼做?​
雖然討論到最後,其實萬法不離宗,​
但沒弄通前會覺得很複雜。​

但從角色出發,一切都單純多了,​
故事短,角色就設計簡單一些,​
故事長,角色就複雜一些、面向多一些。​
課程中也介紹了不同長度和不同敘事形式,​
在角色設定上的差異,​
對於初學者來說,​
應該會更容易上手。​

3. 避免表現方式的混淆

​同樣的故事,可以做成戲劇、小說、漫畫,​
只是載體不同,表現方式就不同,​
從格式來討論,會有很多混淆。​

這堂課談比較多心法,​
你理解思維邏輯和概念,​
知道自己寫下每個字的原因,​
其實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重點不是規則,而是最後的效果,​
規則只是類似「紅色讓人感覺熱情」的經驗法則,​
但如果你能用藍色表現出熱情,​
那就是你的功力與創造力。​

雖然心中一直想開一門《編劇進階技巧》,​
談談更深入的共同故事技巧,​
例如角色立體化、情節複雜化、情緒設計等等技術,​
但目前這些知識點都因為備課時的課程目標,​
散落在書籍或各門課程之中,​
可惜一直沒有空出時間來做新課規劃。​
這門《劇本背後的心理學》,​
應該是最接近這個目標的課程。​

這門課因為在YOTTA平台上,​
所以無法適用我們官網的折價券,​
但現在YOTTA有做活動,​
只要輸入「2021sales」,​
就可以獲得九折的優惠。​

(折扣碼有效期間為:2021/7/1-2021/7/31)

購課連結在此 👉 https://www.yottau.com.tw/course/intro/788#intro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推薦文章

【角色力】好評加映!金馬編導楊順清的魅力角色創造術

【角色力】好評加映!金馬編導楊順清的魅力角色創造術

【本篇文章為課程助教於2023/2/22 《原子編劇課春季班》之課程精華筆記分享】 講座介紹 ● ...
閱讀更多
電影的十大模組與內涵(五)感情悲劇

電影的十大模組與內涵(五)感情悲劇

這個模組與冤家絕配正好相反, 我常跟學生開玩笑說, 如果你看到主角們亮相關係很差, 那最後就會是 ...
閱讀更多
《特技玩家》:寫給特技演員的情書

《特技玩家》:寫給特技演員的情書

名符其實的愛情動作片無誤(笑)。 ​ 老實說,在進場前我並不抱太大期待, 我預期它會是一部愉快的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