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為課程助教於2022/10/17 《原子編劇課10月班》之課程精華筆記分享】
講座介紹
● 從土地長出故事 原住民導演創作紀實
回看台灣的影像史,對原住民族的描繪不在少數,從席捲影壇的《賽德克‧巴萊》,到後來由魏德聖擔任監製、馬志翔導演的《KANO》,而去年的影劇《斯卡羅》更創下公視開台21年最高的首播紀錄,也在Netflix台灣蟬聯前3名數週。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發現關注原住民社會寫實議題的視角漸漸被大眾看見,並探見了台灣戲劇的多元宇宙,正逐漸蓬勃開花。
本次講座我們邀請到了Lekal Sumi 勒嘎舒米導演,身為阿美族孩子的他,擅於爬梳原住民的心路歷程,將生命經驗中發生的人事時地物,粹取並轉換成故事中的養分,最終以影像呈現。
這次,勒嘎舒米導演將非常難得地與我們分享他出道時的第一部紀錄短片「海稻米的願望」,一路從紀錄短片發展成橫掃台灣、印度、新加坡、英國、加拿大……等各大影展與藝術節的劇情長片「太陽的孩子」的創作歷程。
倘若你深愛腳下的這片土地,並且懷抱電影夢,嚮往讓故事登上大螢幕,這堂課將會為你帶來啟發,教你如何步步踏實,成就自己的導演之路。
精華筆記分享
●原住民導演返鄉之路
Lekal Sumi 勒嘎舒米導演來自花蓮豐濱靠近石梯坪的部落,童年時跟隨父親搬到台南,為了融入閩南人的生活圈和學校,便遺忘了自己血液中的原住民身分。小時候不愛念書,後來就去學汽修,當兵退伍以後他想要離開台南鄉下,這時才意識到自己是阿美族小孩,萌生搬回花蓮的念頭。
但是花蓮很陌生,部落裡也沒有年輕人,他嘗試打零工、做觀光或是社區發展的工作,有一次,需要一個以攝影機拍攝記錄的人,完全不懂拍攝的Lekal Sumi 勒嘎舒米為了生活,無意間拿起攝影機,開始了這一生的命定。
Lekal Sumi 勒嘎舒米的母親也是從事文化相關工作,當時東海岸的觀光興起,財團想要進駐,母親擔心花蓮家鄉變成第二個墾丁,就試著重新讓部落復育梯田,這些事情被Lekal Sumi 勒嘎舒米拍下來。重新檢視後累積的影片後,他從中獲得家鄉人們「踏實生活」的感動,於是認真學習攝影。
精華學習重點:回到部落,是為了拉近和遺忘身分的距離,好幾次因為找不到方向想要放棄,想回到南部,但內在的好強不允許他放棄。但透過鏡頭,Lekal Sumi 勒嘎舒米看見漏掉的事物,捕捉並理解人事物。
● 將經驗轉化為故事結構
自己DIY搖臂,土法煉鋼拍攝,最後完成了「海稻米的願望」紀錄片,Lekal Sumi 勒嘎舒米導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的母親也成功復育了好幾公頃的梯田。他把短版的影片放在網路上,得到許多回響,於是開始了全台灣的巡迴分享。Lekal Sumi 勒嘎舒米終於有了被認同的感覺。
把自身經驗轉化為故事曲線,導演以「起、承、轉、合」劃分為四個階段:起:改變的起心動念、嘗試回到家鄉生活、拿起了攝影機。承:拍著拍著想要放棄、但重新檢視了拍攝的影片。轉:試著去拼湊故事、克服技術困難。合:分享成果、得到回饋和認同。
精華學習重點:Lekal Sumi 勒嘎舒米又以W型的三幕劇的結構來拆解他的故事,「起」是第一幕,「承」和「轉」是第二幕,「合」則是第三幕。導演並且提醒,每一幕都要設計出關鍵的轉折的跨越。
︙
︙
更多精彩收獲保留給現場參與《原子編劇課》的學員,歡迎一同來學習更多關於創作的深入知識。
講師介紹
●Lekal Sumi 勒嘎舒米 – 導演
▸2013年拍攝首部紀錄片作品入行,從事影像創作經歷十年,作品跨足紀錄、劇情、電視電影、音樂MV等,擅長處理原民相關題材之創作
▸作品包含劇情片《太陽的孩子》、《ILISIN》、《巴克力藍的夏天》、《十年台灣》,以及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源起PUKPUK》、《我們在島嶼歌唱》。理原民相關題材之創作
‧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曾參與部落之眼紀錄片影展、鐵馬影展、生態電影節有影秀台灣巡迴影展,榮獲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微電影銀牌、中華電信基金會蹲點台灣攝區二三事之二獎
‧劇情片《太陽的孩子》,曾參與台北電影節、印度國際影展、台灣國際兒童影展、印度CMS國際兒童影展、新加坡國際電影節、英國倫敦華語視像藝術節、溫哥華台灣電影節,並榮獲社會公義獎與金馬獎入圍
什麼是原子編劇課?
有聽過「原子習慣」嗎?
巨大的成就,是從細小的改變開始的。
每天進步1%,一年後你就能變強37倍。
原子編劇課想帶給你的不是「一門課程」,
而是一個「不斷成長的環境」。
我們透過每個月替你安排各種不同的小課程,
這次帶你讀一本書,賞析一部電影,
下次帶你實作練習,討論寫的作品,
偶爾帶你聽聽業界經驗,向專家學習。
每次學得不費力,才會有勇氣繼續。
在過程中養成習慣、找到夥伴、寫出作品,
陪你一起練功、一起成長,
這就是我們想替你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