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天鵝》- 遇見日本的「丹麥女孩」

《午夜天鵝》- 遇見日本的「丹麥女孩」

受出版社邀約,試讀了《全裸監督》的編導所寫的小說《午夜天鵝》,是個很愉快的體驗。​

首先,我喜歡這本書的前面,沒有任何的推薦序文,也沒有任何的後記,相當純粹。再者,我也喜歡作者的行文,很有影視創作者的風格,角色鮮明,場景清晰,文字簡潔,讓我在一個下午讀完,覺得舒服且滿足。​

儘管是一個充滿傷痛的故事。​

兩個主角,一位是在新宿當第三性公關,努力存錢想讓自己能去泰國手術,成為真正女兒身的男人凪沙,一位是擁有芭蕾舞才華,卻生在與芭蕾舞無緣世界的女孩一果,兩個人都在故事中,用力的想「成為自己」卻不可得。在閱讀過程中,不經想起《丹麥女孩》裡的畫家,儘管文化、年齡與社經地位全然不同,但面對的是一樣的困境。​

為什麼,儘儘只是「成為自己」,就會為自己與他人,帶來如此多的傷痛呢?​

其實不只是凪沙與一果,故事中的瑞貴、琳、實花甚至是一果的生母早織,每個人都只是想追求、守護能讓自己變得完全的事物,但卻也弄得自己與彼此傷痕累累,讓人感到不捨。如果大家都能擁抱彼此真實的樣子,該有多好?如果我們都能成為自己,而不要去對別人的樣子指手畫腳,該有多好?​

雖然看得出來作者對跨性別者做了許多的研究,但這並不是一部關於跨性別的作品,而是關於被放錯位置的靈魂,迷惘掙扎的故事。這故事也再次證明,一個好故事需要的不是飛天遁地的異想情節,而是現實之中,真實的困境與傷痛。​

推薦文章

《勇氣爆發》:不正經一點才會紅

《勇氣爆發》:不正經一點才會紅

今年年初, 一部神奇的作品橫空出世, 它叫《勇氣爆發》, 是讓人懷念起童年的機器人類型作品。 ​ ...
閱讀更多
受刑者的牧羊人:更生輔導員帶你接觸高牆內的柔軟面

受刑者的牧羊人:更生輔導員帶你接觸高牆內的柔軟面

【本篇文章為課程助教於2022/10/26 《原子編劇課10月班》之課程精華筆記分享】 講座介紹 ...
閱讀更多
如何17分鐘走到故事主梗?

如何17分鐘走到故事主梗?

在原子編劇課的電影賞析課中,​ 我們常提到17分鐘的「Lock」階段,​ 故事在此時進入故事主梗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