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不等於謎團,《抽絲剝繭》的誤區(無雷)

神秘不等於謎團,《抽絲剝繭》的誤區(無雷)

大家新年快樂。

趁著年末空檔看完了我期待已久的《鋒迴路轉2》,
實在是難掩失望之情。

有參與12月原子編劇課的學員應該都知道,
我對於《鋒迴路轉》的評價很高,
不但保有本格推理的樂趣,
更減少了本格推理線索鋪排時的無趣感,
更突破了常見內在不足的缺陷,
使本格推理擁有了豐富的觀影樂趣與內涵。

但這次的續集《抽絲剝繭》,
不但沒有在內在議題上維持相同的水平,
鋪排的無趣感還加倍提供,
甚至連外在的謎團都不夠成功,
與許多初次想嚐試燒腦故事的學員一樣,
犯了弄混「神秘」和「懸疑」的問題,
變成一部眾星雲集卻荒腔走板的作品,
正好能夠作為一個常見錯誤的負面教材。

什麼叫「懸疑」?

就是一個「懸在那裡的疑問」。
所以懸疑的創造,
仰賴留下一個問題在觀眾心中,
使觀眾對答案抱持著好奇心。

他能得到對方的芳心嗎?
他打算怎麼殺死對方?
犯案的兇手是誰?
A跟B的證詞矛盾,誰在說謊?

不限於懸疑推理故事,
任何類型的故事都需要懸疑(懸念),
因此都會聚焦在某個明確的問題 上,
觀眾就會有個明確的東西能跟上,
知道劇情在演什麼,角色們在幹嘛,
並且期待問題獲得解答。

這也是為什麼衝突很重要,
因為主角的想要遇上阻礙,
懸疑就會立刻發生,
我們馬上就能抓到劇情重點,
想去瞭解主角能不能獲得想要,
讓如何獲得想要。

而「神秘」是什麼?

神秘就是讓人沒有頭緒的東西,
一個人之所以神秘,
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他有什麼目的、有什麼背景,
沒有線索,可能性太多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熱衷這件事嗎?

不會,我們會選擇擱置,
「等待」答案揭曉。

留意這個細微的心理差異,
懸疑 是透過提出問題 ,把觀眾帶進 故事,
神秘 則是透過隱藏線索 ,把觀眾推離 故事。

我很常提醒學員不要太熱衷於「埋梗」,
事情都說得不清不楚,
把故事弄得神神秘秘,
期待觀眾「看到最後就知道了」,
但觀眾根本沒有耐性看到最後。

《抽絲剝繭》就犯了這樣的錯誤,
在前期的鋪陳階段留下了太多的空白,
發出邀請函的富豪想做什麼?不知道。
案件什麼時候會發生?不知道。
這些角色的想要、關係、企圖是什麼?全都不知道。
這個故事沒有謎團,
只有一連串「沒講清楚」的清單。

因為這一切的一切,
全都為了在故事中點揭開而保持神秘,
於是我們就得到了一個「演到中間才開始舖陳」的故事,
但這個舖陳就同時進入了解謎篇,
所以我們還來不及「參與謎團」,
謎團就已經揭開結束了。

所以整個故事徒有神秘,毫無懸疑可言,
自然也不會有驚喜和樂趣,
故事內涵部分更是乏善可陳,
前作還有設計精巧的「善良至上」內核,
這次完全是空殻。
編劇想說什麼?
理性無用,破壞一切才是良方?
如果是想複製《小丑》的內核,
操作方式也未免太過粗糙了。

單從配方的角度來看,
這部續作其實繼承了前作的DNA,
暴風雨山莊、
逆襲的下剋上、
有錢人的表面美好實則勾心鬥角、
怪裡怪氣別具喜感的偵探、
時不時冒出來的黑色幽默⋯⋯

但故事執行的成果,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那「神秘」是不可取的手法嗎?
其實也不盡然。

能懂得懸疑的重點,
神秘也能成為一種迷人的故事手法。
近期我看到玩神秘最棒的作品,
就是《絕命律師》,
全劇神神秘秘不知道主角吉米到底想幹嘛的橋段,
實在太多太多了,
他那像魔術師一樣層出不窮的花招,
正是全劇的魅力來源。

差別在哪裡?

因為吉米的目標非常清楚,
我們知道他想對付誰,知道他想撈一筆,
只是我們不知道他打算怎麼做,
這就是懸在我們心中的疑問:
吉米這次神神秘秘,又打算變什麼把戲?

所以埋梗保持神秘不是問題,
問題在於,在答案揭曉之前,
你必須提供觀眾其他能關心的東西。

 

推薦文章

創作路上的努力有五種

創作路上的努力有五種

有時會聽到學員說: 「我已經很努力了,到底怎樣才能進步呢?」 人生很多時候努力都只是一種受苦的心 ...
閱讀更多

【戲劇結構】戲劇的魔法數字「2」與「3」

不可思議的是,雖然劇情看來千變萬化,但事實上2和3這兩個數字卻幾乎無所不在。 (圖片來源:網路) ...
閱讀更多
【觀念討論】時間有限,多看重要?還是多寫重要?

【觀念討論】時間有限,多看重要?還是多寫重要?

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多看重要?還是多寫重要? 越基礎的問題,越容易在面對瓶頸時在腦中冒出小聲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