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往戲劇中,
我們習慣讓主角當「好人」,
因為主角需要觀眾的認同,
如果主角是個不道德的人,
例如渣男,通常就會引起反感,
進而使觀眾對戲劇失去興趣。
因此在過往的戲劇法則強調「救貓咪」,
在故事開場時讓主角做善事,
表現他良善的一面,
好讓觀眾因為關心主角,因此關心故事。
那我們為什麼需要學習讓觀眾認同不道德的主角呢?
理由有三個:
1. 善良的主角已經太多了
刻板印象的「好人」漸漸失去了魅力,
反而是不道德的主角顯得更有特色,
也因為主角本身的不道德,
配合故事通常「主角會實現目標」的預期,
使觀眾對於故事該如何發展,
產生更多好奇。(編劇會讓壞人有好報嗎?)
2. 不道德的行為更有戲劇性
承認吧,觀眾就是喜歡這一味,
雖然我們都覺得照顧弱勢很棒,
但我們的目光就是比較容易被犯罪與腥膻色吸引,
因為故事在提供的,
就是我們的嚮往與恐懼。
而主角是故事中最主動的那個人,
因此讓主角去犯罪、去進行不道德的行為,
就能同時在吸引觀眾的同時,
又維持主角的主動性和戲份。
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黑暗面
現實生活中,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黑暗面,
不道德的主角幫助我們凝視這些黑暗面,
並且提供給我們成長的可能,
幫助我們克服內在的軟弱與陰暗。
畢竟人需要的不是完美,
而是明天的自己,能夠比今天更好。
事實上如果你仔細留意,
近代的作品越來越常見不道德的主角,
如《絕命毒師》(販毒)、《鋼鐵人》(花花公子)、《黑道律師文森佐》(犯罪份子)⋯⋯
學習運用不道德的主角,
可以幫助你寫出更立體、有趣且具特色的角色與故事。
那我們該怎麼讓不道德的主角,獲得觀眾的認同?
以下提供五種方法:
1. 相對善
將你的主角放進一個充滿惡的環境,
讓這個環境成為主場域,
當邪惡是一種日常,
那少許的善良就成了正義。
所以你會發現這類主角,
雖然可能殺人放火,
但通常會堅守某個「符合普世正義」的原則。
例如殺人但不販毒,
販毒但講求生意誠信,
偷東西但不偷窮人等等。
這種「盜亦有道」的態度,
便能取得觀眾的認同。
2. 立意良善
主角雖然做了壞事,
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
通常是為了照顧弱勢或重要他人。
例如為了父親認同、渴望被愛而走上歪路的年輕人,
我們會覺得他的選擇和行動不當,
但我們可以認同他的出發點,
甚至加深他情感的力量。
立意良善有時表現的方式是「大義」,
角色為了集體的利益,
或是為了懲罰惡人而為惡,
通常也能夠取得觀眾的認同。
3. 違反本心
本質上他是一個良善的人,
但卻不得不走在錯誤的路上。
他可能受盡虐待、嚐試過正途,
但最終只能選擇不道德。
他做壞事,但那不是他的本意。
讓觀眾發現主角的掙扎糾結,
他偷拐搶騙殺,
但他並不樂在其中,
他也時時為這件事所苦,
觀眾便能夠認同他的這份「掙扎」。
4. 迫於無奈
上一點是偏向長期的,
有點像是「我混黑道但其實我是好人」,
「我是小偷但我也不想」,
而這一點是偏向短期的。
主角是因為某個巨大的壓力,
不得不配合做出不道德的行為。
這種壓力大多是外在的暴力,
如自己或重要他人生命安全的危機,
或是關係破裂的風險等等。
有一種內在的壓力也能夠引發同情,
就是疾病或是毒癮,
大多數人在面臨身體的脆弱時,
都是身不由己的,
觀眾可以認同主角為什麼無法抵抗。
進一步說,
如果主角能在後來開始轉而抵抗,
我們便會看到主角的成長。
5. 深受其苦
這是一種比較常見於喜劇的處理法,
上面四種方式都是「創造主角讓人認同的地方」,
而這種是主角真的是個不道德的人,
他就是爛,就是壞,
但他的爛也使他不斷遭殃,受盡現世報,
那觀眾就會認同他「自食惡果」這件事,
甚至想看看這個蠢蛋什麼時候會醒來。
例如像笨賊或是風流卻常吃虧的色狼,
通常在這種情況下,
角色的惡會變成一種盲目,
雖然行為不道德,
但那是因為在他腦子裡世界就該是這樣。
主角可以不要總是「完美的好人」
如果你想寫一個主角犯罪的故事,
可以考慮在開始時用這五個方式取得觀眾認同,
或是在想將反派洗白時揭露這些特質,
達到翻轉角色的效果。
也鼓勵大家不要總是讓主角當個「完美的好人」,
這樣才能寫出有意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