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收到一些學員問起電視劇的特性,
因為課程目前只講了入門課的短片,
還有電影編劇(熱炒店也是電影規格),
因此在電視劇是什麼情況似乎沒機會說明,
(但其實《接案編劇實戰班》裡有)
我試著用文章慢慢補足這些內容。
首先,《編劇入門》所談的所有東西,
是一切規格的基礎。
就像數學的加減乘除,
就算你處理函數、幾何、微積分,
都一樣會用上。
戲劇的衝突、焦點、變化,
也同樣能適用在小說、漫畫、各種長度的戲劇中。
我們先不延伸其他載體,
單就長度這件事做一個說明。
無論任何長度的戲,
30秒、3分鐘、120分鐘、120小時,
都可以用三幕劇的概念來拆解,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活動,
一定會有開場,
中間的節目,
還有最後的收尾。
120分鐘的活動,
是由許多3分鐘、10分鐘的小活動組合而成,
而每個活動也都會自己的開場、內容和收尾。
所以一個巨大的120小時的三幕劇,
其實是被切分成非常多個小三幕劇,
這個「三幕的三幕的三幕」的概念放在心中,
大到全劇,小到一場戲,
其實都萬法不離宗。
因此我們從最大的那個三幕開始抓起,
主角透過全劇的冒險,
在終點的時候獲得了成長。
這就是我們所謂「貫穿全劇的想要」,
就像魯夫在1000回的漫畫後,
仍然有個巨大的想要叫「我要成為航海王」,
雖然隨著故事發展,
它被切成了無數個小目標,
但整個故事沒有偏離這個主軸。
《追愛總動員》是一個整整九季的情境喜劇,
但整體的主軸仍然扣在「我如何遇見你媽」,
也就是主角Ted如何找到真愛的主線上。
中間雖然經歷了無數的女友,
還岔出去處理好友Barney的支線,
但仍然在Ted的追愛之旅中,
始於他的追愛,終於他追到愛。
這個「貫穿全劇的想要」會不會改變?
有可能,但通常只是換了個形式而已,
本質並沒有改變。
Ted一開始追羅嬪,後來出現維多莉亞,再後來出現史黛拉,
這些都可以算是「想要」的轉變,
但本質不變,因為重點是Ted還沒找到真愛。
這些大目標的轉換,
會帶給我們一種「篇章」的感覺,
「這個篇章是他追求羅嬪的過程」,
「這篇章是他與維多莉亞的分合」,
「這篇章是他與史黛拉的發展」,
我們可以很明顯感覺到,
故事進入到了不同的階段,
但整體還是在大主線之中。
這個核心的、貫穿全劇的大想要,
其實就是所謂的「角色課題」,
只是想要是外在、具體的「找到真愛(某個對象)」,
角色課題是內在、概念的「瞭解到什麼才是真愛?」。
在戲劇中,內在和外在是一體的,
你不先成長到足夠認識真愛,
你就無法獲得真愛。
所以許多愛情故事都是主角的成長故事,
他必須先成長、修正問題,
最後與真愛的結合才有意義。
這個概念也適用於其他類型,
例如英雄片、驚悚片等等,
主角永遠必須獲得成長(內在),
才能戰勝惡魔(外在)。
這個內在成長就是「角色歷程(角色弧線)」。
所以你會發現戲劇理論其實講來講去,
都是在講很像但不同的東西,
就像在討論「你」跟「你的靈魂」跟「你的成長」一樣。
沒有「你」這個人和你的經歷,
我們無從認識靈魂和成長,
但靈魂和成長等於「你和你發生的事」嗎?
當然也不是。
所以討論起來你會覺得很煩人,
怎麼這麼多名詞,彼此都很像,
但當你明白後,就會知道其實很單純。
回到「貫穿全劇的想要能不能換」這個命題,
所以當然能換,
只要主角追到想要、確定追不到想要,
故事線就會告一段落,
你必須找一個新目標重啟故事線。
但理想上,這個重啟的故事線,
必須維持內核的一致,
不然就會有故事歪樓的感覺。
原本是愛情故事,突然變成親情了,
原本是冒險故事,突然變倫理劇了。
但這種「不理想情況」之所以時常發生,
是因為製作上的商業考量,
IP好不容易建立起來,
成本下降利潤上升,
商人們都希望故事能一季十季的拍下去。
但主角和一個議題有他的極限,
為了賺錢於是對不理想睜隻眼閉隻眼,
就像撞上截稿日,
被迫送出心中不滿意的稿件一樣。
這話題太複雜就不贅述了,
只是提醒大家,不理想就是不理想,
不理想也不見得就是錯誤或不道德,
就只是不完美而已。
但你不要指著某部不理想的作品,
說「它也這樣啊」,來替自己找藉口。
原則是什麼就是什麼,
不會因為「大家都這樣」就改變。
但你可以為了你的目的,
故意不符合原則。
當然編劇為了因應這種情況,
發展出了很多招術,
例如換主角、增加主角、單元劇化、擴大世界觀等等,
不過這篇主要是談「想要」,
未來有機會再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