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一個常見的提問,
很多同學在面對主角的「想要」時,
常常都只想得出一些抽象的概念,
例如「角色想要有安全感」、「角色想獲得肯定」等等,
這些其實都是偏「內在」的,
它們都比較像是「需要(need)」,
而不是「想要(want)」。
需要是你故事的終點,
也是你故事主旨的重點,
一個談論主角找回尊嚴的故事,
主旨卻跟尊嚴無關?
聽起來不太合邏輯。
所以有抽象的想法是好的,
因為那就是「你的故事想談什麼」的答案,
你只要思考一下,
主角要靠什麼來滿足需求,
你大概就能找到故事的主旨了。
例如主角是靠努力來獲得了肯定,
那主旨就是在談努力的重要,
如果是靠友情和團結實現了夢想,
那主旨就是在談友情和團結的重要。
當然主旨有很多設計上的變化,
但我們這篇主要要談的「想要」,
所以我們拉回重點。
外在的「想要」,該怎麼決定呢?
很簡單,你要想想,
你打算要寫一個什麼類型的故事?
故事當中你希望主角經歷哪些冒險?
走過哪些舞台(場景)?
你要從這些答案去設定主角的想要。
例如你想寫的是動作片,
要消滅黑暗組織,
那這就是你主角的想要。
如果你想寫的是愛情故事,
那追求到夢中情人,
這就是你主角的想要。
但消滅組織、追求情人需要方法步驟,
這就跟你打算設計的場面有關,
例如你想寫賭博的戲,
那就讓主角為了消滅黑暗組織,
必須參與一場賭博或偽裝成賭客,
或是為了追求夢中情人,
必須獲得撲克冠軍。
簡單來說,
「想要」就是你故事的指南針,
你設定在哪裡,
故事就會往那裡去。
所以你如果想找「很適合主角的想要」,
你就會摸不著頭緒。
但把問題換成:
「故事要往某場戲發展,主角的想要該是什麼?」
就會比較單純。
通常「貫穿全劇的想要」,
跟故事的情感、類型比較有關,
而主角「當下的想要」,
跟故事的題材比較有關。
我們編劇的任務,
是找到可以整合這兩者的答案。
所以如果今天你想寫親情,
又想寫尬舞,
那就讓貫穿全劇的想要與親情綁成一起,例如:
「為了獲得父親肯定,我要拿到全國舞蹈冠軍。」
然後也思考一下,
你那個抽象的「需要」,有沒有可能也放進來?
例如:「主角要認識到,他必須先肯定自己,父親才會肯定他。」
那這樣你故事和角色課題的雛型就出來了。
因為情節、角色、主旨是一體三面,
所以要找主角的「外在想要」,
自然是往外在情節去找,
找到了再來給主角添加設定,
角色是你創造的,
「想要」是你為了故事需求賦予它的,
你一直給他心理諮商,
也找不到他的想要。
你要問你自己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