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阻礙決定你的主題

用阻礙決定你的主題

如果你還在為作品的「主題」煩惱,
試試看從故事衝突的阻礙下手。

「阻礙」是故事中很重要的元素
戲劇衝突來自於阻礙,
而主題很常也與阻礙有關。

以《羅密歐與茱麗葉》為例,
是什麼阻擋在他們的愛情之間?
是家族的世仇,
這是一個關於愛情與仇恨的故事。

一個追逐夢想的故事,
阻礙如果是現實的考驗,
追夢就吃不飽穿不暖,
那故事主題其實就是夢想vs現實;
阻礙如果是家人的期望,
為了滿足家人期待不得不放棄夢想,
那主題其實就是夢想vs他人的期待,
也可以說是理想的自己vs他人期待的自己。

從阻礙深化主題


透過觀察阻礙的細節,
我們也可以進一步聚焦主題,
例如英雄故事的主題,
廣義來說都是「邪不勝正」,
阻礙是一股強大的邪惡力量。

但這邪惡力量是什麼?來自於哪裡?
有些惡黨是殘忍的暴力,
有些惡黨是坐擁權力的高官,
有些惡黨是財閥,
有些惡黨是邪惡的意識型態,
我們就能進一步深化這個主題,
從正義vs邪惡,
到平民vs權貴(如《金牌特務》),
或民主vs獨裁(如常見的007系列)。

但平民不能變有錢嗎?
正義的平民變成權貴了,
難道就會成為邪惡?
權貴之所以邪惡的原因是什麼?
難道沒有正義的權貴嗎?

於是《金牌特務》更近一步深化這個主題,
這個故事認為,
權貴之所以邪惡,
是因為它們覺得「出身決定一切」,
他們視平民如垃圾,
所以可以草菅人命。

如果你認為平民也有資格變權貴,
把平民也視為人,
那你自然不會去做邪惡的事。

那使平民成為權貴的關鍵是什麼?
這就是《金牌特務》的經典台詞:
「禮儀成就不凡(Manners Maketh Man)。」
權貴不是由你的出身、財富決定的,
而是由你的行為舉止決定的。

進一步深化的主題變成:
階級可變 vs 階級決定一切 或
人品決定階級 vs 血統決定階級。

你可以把「深化」簡單理解成:
邪惡,進一步定義邪惡(決定是權貴);
權貴,進一步定義權貴(決定是品格)。

從主題回頭設計阻礙


決定和深化主題,對故事有什麼幫助?
我們可以從這裡發想阻礙。

好的故事所具備的整體性,
通常來自於「阻礙的統一」,
也就是主角從頭到尾都在對抗同一件事,
只是這件事透過不同的形態來妨礙你。

如果主題只是單純的正邪對抗,
那大Boss底下的中Boss小Boss是什麼都可以,
只要符合世界觀,
不會魔王底下跑出宇宙人就好。

但如果主題深化到比較細節,
那每個阻礙都會盡可能符合主題,
以《金牌特務》為例,
大反派是有錢人,
計畫是殺光平民的方舟計畫,
方舟上載的全是權貴,
而金牌特務中的叛徒亞瑟,
也是相信出身歧視平民的人。

而主角不但面對這些有形的阻礙,
他內心也有無形的阻礙:
他自己也相信出身背景,
覺得自己出身貧民窟,
再努力再優秀也沒有意義。

而他的導師則是那個相信品格的人,
帶領他一步一步學習成長,
終於擺脫了內在的自卑。

這就是主角的角色課題和成長。

試著從故事的阻礙下手,
或許就能找到主題,
一步一步解決作品深度不足的問題。

 

推薦文章

【開發力】不只會寫還要懂賣 編劇×企劃教你讓製作公司買單的「開發力」

【開發力】不只會寫還要懂賣 編劇×企劃教你讓製作公司買單的「開發力」

【本篇文章為課程助教於2024/4/17《原子編劇課春季班》之課程精華筆記分享】 講座介紹 ●【 ...
閱讀更多

與故事對話──google搜尋故事導演盧建彰創作分享(in中華民國微電影協會)

  「如果說有什麼東西從古至今都能賣,大概就是故事吧。」 這是盧導的開場,或許你會覺得這句話聽起 ...
閱讀更多
「題材」與「類型」有何不同?

「題材」與「類型」有何不同?

許多人在創作時容易落入刻板印象,​ 將題材與類型混為一談,​ 偶像劇就一定要總裁秘書,​ 寫醫生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