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大綱寫不好,
是因為把大綱當成「設計說明」,
所以常常過多的做角色介紹,
甚至是提早破梗、鋪墊。
例如寫一個「交換禮物」的故事,
過程有個在人與人之間傳來傳去的禮物,
最後揭開原來那個禮物是炸彈,
有許多人會在禮物第一次登場時,
就寫「表面上看起來是禮物的東西」、
「這個禮物裡,裝的不是祝福」、
甚至寫「禮物(炸彈)」。
角色有隱藏身份,
在他一登場時就寫
「他自稱自己是誰」;
故事有隱藏的設定,
在一開始就寫
「⋯⋯其實這座城市真實的樣貌是⋯⋯」
這類都是常見不理想大綱的寫法。
一個簡單的原則是:
作品這裡沒提,大綱就別提。
讀者知道一個訊息的位置,
在讀大綱時跟讀作品時,
應該盡可能一致,
這樣大綱讀起來才會貼近作品。
所以大膽的「說謊」吧,
大綱就是你的作品,
如果你想在作品前面隱瞞,
後面再嚇大家一跳,
你就應該瞞到最後一刻。
大綱其實有點像5分鐘講完電影,
只是走得比較快速,
它還是說了一個故事,
該有的起承轉合和驚喜都是不變的。
有時我們要控制一下
「我有個天才想法的表現慾」,
耐心的把故事說到最後來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