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寫故事要先知道結局?

我不知道結局該去哪裡?

許多創作者經常產生了一個不錯的點子,卻不知道怎麼發展下去。

我常會問他們一個問題:「那最後呢?故事最後怎麼了?」

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還沒想到。」或「到時候再想。」

事實上,這是一個不太好的習慣,會這麼說的人,大多數都對「靈感」抱持著良好的想像,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時間到了角色或神明會告訴他答案。

但我的建議是,你需要先知道你的結局。

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你應該明確的知道結局發生在哪,台詞是什麼,他們做了什麼事。這些你可以很模糊,不確定,但你應該要知道一個方向。

結局,是你故事的指南針

因為不同的結局會使你的故事產生不同的意義,像《色戒》,兩個政治立場不同的人相愛了,最後兩人都走向滅亡,這個結局使愛不再是一種救贖,而成了一種詛咒。而如《蝙蝠俠II:暗黑騎士》,光明騎士最終墮落,而黑暗騎士維護了正義,同時把功勞歸給光明騎士,這個結局成就了蝙蝠俠這個角色與導演的世界觀,蝙蝠俠是一個城巿陰影下的英雄,但城巿更需要一個見的了光,可以被崇拜的偶像。

我們總是以結局來定義一個故事、一個角色,進而產生出一種思想與哲理。這是你說故事的指南針,你要帶著它去尋找你的故事。

如果你的故事最終真愛無敵,你會需要一個真愛無敵的結局,一個用愛突破的困境。

如果你的角色是一頭孤獨的狼,你想讓他在孤獨中打滾,或是給他一絲溫暖的微光?這是你的選擇。

你其實很清楚一個結局對或不對,因為當故事結局的方向出現時,身為故事的主人,你會瞭解到這個結局你喜不喜歡。

決定結局的同時,也會決定你的故事過程和角色

有了結局的方向,回頭去看你的故事,你會發現一切都清楚了起來。為了這個結局,你需要角色歷程,所以你知道開場應該要把主角放在哪個位置上。然後折磨他,讓他與障礙衝突,把衝突放大,最後高潮解決。

這就是說故事的過程,所以,你要先知道你的結局。

有時點子會自己長大,這是必然的,你也不必抑制它。你不需要在每次點子產生時,就急著去尋找結局,替它下一個定義。

但當你的點子停下來了,原地打轉得像無頭蒼蠅或攤在地上像具死屍時,請提醒你自己──啊,我需要一個結局了。

 

推薦文章

【編劇看電影】不可思議的神片——《人肉搜索》

大家近期都讚嘆《一屍到底》是部神片,但事實上,就神的程度而言,我其實更推薦同期上映的《人肉搜索》 ...
閱讀更多

《小丑》展現人生的荒謬:「誰都沒有做錯事,卻什麼都錯了」

在《 小丑 》熱潮的尾端,我來聊聊《小丑》劇本不夠完備的地方,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作品的好壞,而是 ...
閱讀更多
淺談各種創作載體差別(三):寫實度

淺談各種創作載體差別(三):寫實度

不同的載體, 觀眾對寫實度的要求也不同。 符不符合現實, 只是影響寫實度的其中一環, 並不是全部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