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摧毀的不是藝術,是商業模式

AI摧毀的不是藝術,是商業模式

吉卜力滿街跑,
人們從原本的驚豔,
到漸漸變得膩、煩人、無趣,
正如同社群上的每個流行話題。

物以稀為貴,
當一件東西可以被簡單大量複製時,
它的珍稀性就會大幅降低,
從殿堂作品變成地攤貨。

但這真的摧毀了宮崎駿嗎?
當然不。
仿作終究只是仿作,
《龍貓》、《天空之城》等作品的地位不受影響,
甚至可能因這一波大大拉高了搜尋量,
讓許多人重溫、討論原作。
就像現今動漫圈的二創一樣,
原作雖然不會從二創獲得好處,
但它對於原作可能達到知名度的提升,
形成一種奇妙的共生關係。

(不是說二創等同AI做圖,請不要文字獄我)

宮崎駿都是大師了,
有需要這種「幫助」嗎?
可口可樂至今仍然每年要打廣告,
維持他的品牌知名度,
《七龍珠》、《航海王》也不曾因知名度夠高,
就禁止二創行為來維權,
這一題沒有對錯,
像迪士尼就很不接受二創行為,
所以這只是選擇問題。

但我們在過去如果真的想「擁有吉卜力」,
我們可能必須去購買周邊商品,
可是現在我們不再需要了,
除了真正的死忠粉絲與收藏家,
多數人只是想「滿足一下」,
生成式AI解決了這個問題。

像過去曾經紅極一時的塗色畫,
現在我們不再需要花錢買,
用生成式AI就能生成,
要Poli有Poli,要毛怪有毛怪,
列印出來就足夠讓孩子畫得開心,
自用不商用,
但很多商用做的就是自用市場,
生成式AI破壞了這個商業模式。

在3D列印持續成熟的未來,
結合生成式AI將進一步破壞更多商業模式,
我們連周邊商品都不再需要購買了,
自己就能列出自己的公仔,
當每個人都擁有自家的小工廠時,
IP創作的商業模式將徹底被消滅。

當然,官方商品仍然有存在的價值,
家裡擺的是自製公仔,
還是官方授權的公仔,
就像家裡掛的是蒙娜麗莎的仿作與真跡,
身份地位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這感覺就像影像生成技術成熟到極致時,
你可以天天生成朴寶劍跟IU跟你道早安,
但與真人見面互動的機會,
仍然是不一樣的。

但可以想像為了維持這種商業模式,
原版的定價將會越來越高,
甚至可能到達現今售價的十倍甚至百倍,
M型社會右端的低價市場將完全消失,
未來將不再有「服務大量一般性需求」。

我們真正的挑戰是,
如何在這樣的變遷中找到新的商業模式,
並且學習在提供左端的高端服務時,
能儘可能降低成本。

人們終究需要故事娛樂,
人們也需要共通的話題,
儘管AI可能進步到可以一鍵生成故事,
而且故事真的精彩有趣,
我們仍然會渴望更多新的故事,
並且不想踩雷。

在AI生成仍然無法保證不踩雷的情況下,
我們可能可以出售手上「覺得好看」的作品,
然後漸漸聚焦到某個「雷率最低」的商店,
故事產業將成為審稿產業,
如同出版業。

而手寫、手繪、手譜的作品,
將如同手工毛衣一樣的存在,
就算品質不見得優於工廠製造,
但它本身就是一個故事。

在那個可能十分鐘就能完成一部電影的年代,
你仍然找了一群真實的人,
用真實的機器、場景,
花了幾百個小時拍攝、幾千個小時剪輯後製,
將是一件極度浪漫的事。

藝術從來沒有因為技術的革新而消失,
不斷破壞重新的,
從來就只有商業模式。

 

推薦文章

希區考克的電影技法11之10──大驚喜、大反轉

  當你抓住了觀眾的心,不要給他們所期待的結尾。有炸彈,也先不要爆,聲東擊西,帶他們往 ...
閱讀更多
【情感力】當生活一點都不喜劇時,如何當個喜劇編劇

【情感力】當生活一點都不喜劇時,如何當個喜劇編劇

【本篇文章為課程助教於2023/3/15 《原子編劇課春季班》之課程精華筆記分享】 講座介紹 ● ...
閱讀更多
真實改編與IP改編的重點

【改編方式】真實改編與IP改編的重點

之前曾參加過一些課程, 課上有提供IP或真實案件為題目, 鼓勵同學們完成作業, 但會發現多數同學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