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創作是主觀的,
那我們需要學習怎麼去欣賞作品嗎?
如果我喜歡一部作品,
一個專業的評論家卻不喜歡,
我應該懷疑自己嗎?
我想這應該是許多人心中困擾的事,
我的答案是「值得學習」,
但沒有必要。
很多人會誤以為不喜歡一部作品,
卻肯定作品的優秀,
只是一種社交辭令。
或許有人是基於這種目的,
但它並不代表全部。
在《寄生上流》剛在台灣上映時,
我便寫過文章談到我不喜歡這部片,
原因是因為它的悲觀(哪怕如此中肯),
但在技術上它驚人的好,
我也不只一次將它做為課堂範例討論。
喜好就是這麼個人的事,
我們沒有義務去喜歡全世界最優秀的作品,
也可以放心去熱愛全世界最差勁的作品。
在喜好的世界中,
一個人論述的缺點,
可以完全是另一個人熱愛的部分,
就像一個人的外放,
有人討厭有人喜歡,
這會與每個人的狀態與生命經驗有關。
如果我愛就愛,不愛就不愛,
那又有什麼好學的呢?
學習欣賞,
其實是在理解「典範」,
也就是一個領域中的標準體系,
所謂的好與壞,
其實也是用這個典範來決定。
我以性別為例,
什麼是男生,什麼是女生,
什麼像男生,什麼像女生,
什麼屬於男生,什麼屬於女生,
這就是一種典範。
典範是一種標準,但不是真理,
典範會被挑戰,
挑戰典範便是創新與藝術的重要工作之一 。
性別隨著時代轉變,
典範有了巨大的變化,
原本只屬於男生的,
如財產、投票權、學習的機會等等,
漸漸變成了女生的一部分。
(比較公平的說法是「還給了女生」)
接著連原本男生女生的分類典範也開始轉變,
女生可以做像男生的事,例如拳擊,
男生可以做像女生的事,例如化妝,
再之後連「生理」這個典範也開始轉變,
開始有人用認同來分類,
就算是遵循生理派的,
也有人從性器官、染色體、荷爾蒙不同標準來分類。
所以典範也不是唯一的,
同一時期,同一領域,
可以存在不同的典範,
不同的信仰與價值觀。
評論的領域以我之前常用的詞,
就是有不同的「美學標準」。
我有我的典範,
我的典範還滿「俗」的,
我以我的俗感到自豪,
我雖然懂各種典範的美學,
但我喜歡不起來,
這使我很多時候都與大眾同在。
學習典範,很多時候會幫助我們開啟視野,
因為有許多知識的累積,
遠遠超出我們的生活經驗。
例如畫作,我們的生活經驗,
基本上就是以「像」做為一種典範,
這是一種非常古典的美學典範,
我們很少有機會自行思考與領悟,
印象派、表現主義、抽象派、普普藝術這類作品,
形成一種主義與派別的典範,
到底是基於什麼樣的反動與思辨。
學習、理解,但你不見得要認同。
這是我覺得台灣很缺乏的東西,
大多數的情況,
我們會透過科班學習到上述超過生命經驗的典範,
例如在戲劇系讀到中西戲劇史,
我們進入了一套我們自認的「高級典範」,
然後開始了一種鄙視鏈。
讀者不懂、水準很差、需要教育⋯⋯
為什麼這件事漸漸走向了「懂與不懂」的二分法,
有一票看似權威的人掌握了好的定義,
你不符合卻說好話,
那想必是因為顧及工作關係啦、做面子啦,
你符合了卻表現很差,
那想必是觀眾品味有問題啊、行銷沒做好啊⋯⋯
後起創作者帶著自卑,
好像不懂這些東西就很差勁,
參與者也感覺到門檻,
於是漸漸的疏遠了這個領域。
作者自溺、水準很差、需要教育⋯⋯
近年的「商業片」與「藝術片」大約也就這麼回事,
大家在現實上試圖典範轉移,
但在知識與技巧上卻又「不願屈就」,
我很少看到典範與典範之間的對話,
大概率只能看到相互的攻擊與批評,
大家學會了一些方便的語言,
就像咖啡與普信男一樣,用以攻擊,
只為了維護各自的舒適圈,
彼此能進步的幅度有限。
這很可惜。
你剛好進了動漫圈、腐圈,
你會學到一種典範,
你進了學院,會有另一種,
你在台灣或去海外,
看鄉土劇、看韓劇、看台劇、看美劇⋯⋯
大家都各有各的典範。
學習、理解,但不一定要認同。
有自己的喜好,
但可以明白對方在對方的典範中,
是一種優秀。
這也是我這些年來的反省和體悟,
早年我帶著我的學養大殺四方,
不符合我觀點的我就視為問題,
最好除之而後快。
後來有人勸我,在台灣工作,
我這樣對產業不好,
於是我選擇那我不看不碰不討論。
但這兩三年我漸漸發現,
不對啊,如果大家都是這種態度,
喜歡就推,不喜歡可以不說,
市場永遠只有無評與好評,
那做為主創,到底該如何持續前進呢?
我不覺得我的評論重要,
事實上,我很歡迎大家不認同我的評論,
因為這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我覺得「大家願意發聲」重要,
而我想實踐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我查了一些資料,
發現如果只有好評,
是會對產業有害的,
所以如果大家都愛內容產業,
無論好評負評,
都應該多多發聲。
我們不需要透過學習,
就有足夠的資格去享受創作,
所以學習是沒有必要的。
但學習是值得的,
因為我們的生命與視野如此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