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沒去看木蘭,
也沒有打算看(不是我的菜),
但最近看到一個討論很有趣,
想提出來大家想一想。
有人大力抨擊木蘭背後的意識型態,
說木蘭不該是個「代父從軍」的故事,
而該是一個女人上戰場的故事,
誰說女人不能嚮往金戈鐵馬,不能赤膽干雲呢?
女人不需要為了男人上戰場,
女人也可以渴望上戰場。
我很欣賞這個詮釋,
這便是一個舊時代的文本,
進到新時代後可以擁有全新詮釋。
但我們同時也不能忘記,
傳統教育下的花木蘭,
確確實實就是個代父從軍的版本。
所以有一個思路必須提出來:
如果電影的目標是華人市場,
是準備好迎接新詮釋的人多,
還是期待看到孝道感動天的人多呢?
我相信這個策略其實在這部片製作前期,
應該就有無數次的會議爭論了,
但迪士尼終究是外國公司,
他們能諮詢到的,
終究是少數華人,
他們能體驗到的,
終究是有限的華人文化。
而身在華人文化圈的我們,
應該都有不同的想法。
我的同溫層是一群很前衛的人,
但我也知道進步思考,
其實很多時候是少數。
如果我們總是戴著知識份子的眼鏡,
就很難理解為什麼豬哥亮會有亮眼的票房,
也很難理解韓國瑜為什麼當年會成為市長。
我同樣也不覺得,
孝道和女性自我覺醒是矛盾的,
事實上孝道並不是東方獨有的傳統,
難不成西方父母會教孩子不要愛自己嗎?
當年動畫版的花木蘭其實就有某個平衡,
既有西方對東方的幻想和刻板印象,
又有關注探索自我的現代精神,
同時也維持著木蘭與父親之間的情感。
我總覺得比起絕對的取捨,
怎麼儘可能的滿足更大的群體期待,
怎麼平衡故事中不同的立場,
怎麼在鼓勵新價值時,
不要去傷害傳統思維的感情,
可能才是票房編劇需要掌握的心法。
老氣橫秋的說,
創作者戾氣太重、鋒芒太露,
作品就很難走廣。
那些跨越時代的經典作品,
大多都溫暖、包容、平衡,
才能讓不同世代、不同階段的人,
都感覺療癒、啟發、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