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山道猴子的一生》。
我覺得它的爆紅原因是因為主角性格的弱點,正好是我們這個時代許多人的悲劇。
表面上談的是改車跑山,實際上展現的主題更大,他在談的是自媒體時代裡的自卑與虛榮,所以猴子不只在山道上,也在耳機圈、潮牌圈、演藝圈、創業圈⋯⋯每個做著自媒體夢的男女老少身上。
我們身上,其實都有這或大或小的猴子。這世界給我們的夢那麼大,但給我們的能力卻那麼有限。
猴子的悲歌來自於社會中存在的鄙視鏈,為了往更高的位子移動,讓自己背負了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東西。如果一開始就失敗了或許還有些幸運,最可怕的是他其實稍有能力,可以取得小小的成果,使他錯估自己的位子,接下來的每個放不下,就使他越來越騎虎難下,最終走向自滅的過程。
人因為自卑,所以透過偽裝而自大,最終自大與虛榮業力引爆,這其實是千古經典主題。所以就算你不是跑山的,也可以看見某個生命中熟悉的身影。
這部作品其實很能作為我們作品企劃的課堂範例,一個有特色的題材,配上一個引起共鳴的主題。如果今天這個故事是一個有在經營IG的大學生被情感詐騙被當提款機又因這個傷痛傷害第二任,在相似的故事線下,也能帶出相似的主題,但在題材上就顯得過於「普通」,跑山這個小眾的特定題材,以及深入其文化中帶來的奇觀,讓這個故事具備了特色。
雖然有點大不敬,但請容我借用鍾孟宏導演的《陽光普照》來做為對照組,《陽光普照》就是顯得普通的例子,在片中無論學生、補習班、駕訓班、監獄、洗車廠也都只是帶過的背景,沒有更與情節咬合的細節奇觀。雖然去戲劇化是藝術片常見的選擇,但在《寄生上流》的例證上我們已經清楚的看到,戲劇性的題材選擇與情節,其實無損藝術作品的內核,我覺得這是台灣新潮流一路發展至今,可以思考的方向。
我們不只要把生活搬到螢幕中去呈現人生,若是能夠選擇一個「夠特別的人生」來切入,其實藝術與商業不見得矛盾。
我想這是許多人將《山道猴子的一生》視為神片的原因,因為它確實精準的呈現出這個藝術內核,同時獲得了喜愛。
當然我也能理解許多人不以為然的原因,最主要的理由,是因為「神片」這個標準如果只需要有呈現某個真實人性,那每年藝術片市場上的神片多到爆炸,《山道猴子的一生》在相較之下,自然顯得神力不足。
但這其實並不是同一個戰場,平心而論,《山道猴子的一生》如果作為售票的作品,會有多少人樂於買票進場?很明顯的,它是因為作為免費網路作品,才能收獲這麼高的流量,而且正因為是免費,所以大家才會對於他的低品質有很高的接受度。
我說的低品質並非貶意,這部作品的好無關它的製作品質,我相信會稱它製作品質優異的人真心是睜眼說瞎話。而且最有趣的是,正因為他製作品質「低得很整齊」,我們的接受度才會這麼高,因為除了畫面、配音的粗糙外,這部作品的台詞也是很水的。
雖然許多人盛讚這些台詞很自然真實,但如果只是要自然,我們隨手拍的日常記錄、行車記錄器裡的對話也都很自然真實,補習班老師的補課影片也自然真實,會讓人看得津津有味嗎?讓你坐進電影院看兩個小時路人閒聊實拍,你會覺得「這對話真精彩」嗎?
出色的創作,都是「做作得很自然」,又精簡、又有美感與節奏感,卻又流暢自然還富有深意。我們真的找阮經天跟許瑋甯來照本唸,其實是看不下去的。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當某些元素品質提升後,我們反而會接受不了中間品質不齊的部分,甚至進一步去怪罪演員演技很差。
說明這些,不是要說《山道猴子的一生》做得差,在有限預算內做有限的事,可以利用有限資源做出市場買單的作品,這是很不容易的。這個世界上多的是有錢也做不出好作品的人,砸錢後只是突顯作品品質低劣的例子太多,所以《山道猴子的一生》不簡單,只是距離它要變成相同現象級的電影版,也一樣不簡單。
如果電影版是照著這個原劇本直接製作升級,那一定是慘不忍睹,因為除了台詞水,情節也顯得單薄,大家口中「刻劃鮮明飽滿的角色」會一下子變得扁平無聊,分場也明顯有問題,最終的成果大約會是鏡頭漂亮卡司堅強的莒光園地。
但這個IP是不是有潛力呢?自然是有潛力的。可是到底如何發揮它的潛力,現在圈內的長輩們應該都傷透了腦筋。我只能說有些事,聽聽就好,不要太過當真。
我很期待作者能持續創作有趣且深刻的作品,並且小心照顧自己的心。因為一個不小心,我們都會變成那隻猴子,在世俗的喧囂中迷失了自己,忘記了謙卑敬畏與持續努力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