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會獲得一種回饋叫
「角色可以再刻劃得深入一點」
但具體到底該怎麼做呢?
1. 給出具體行為,或遭遇事件的反應
很多人寫故事會只顧著寫主情節,
忘了讓角色先「亮相」。
你希望讀者記住的重點,
建議在角色初登場時就做到。
無論他是社交障礙、
與父母不合、
還是對自己沒有自信,
一登場就要表現出來。
表現不是光用旁白說明,
而是要給 具體的行為,
或是 讓他遇上能表現這個特質的事。
例如你想寫他社交障礙,
開場卻是他在上課覺得很無聊,
下了課一個人邊看小說邊走回家,
那就無法呈現出他的特質了。
如果要上課,
就讓他遇上分組討論,
如果要回家,
就讓他要買車票偏偏自動販賣機都壞了,
總之,逼他與人對話,
才可能呈現出他的社交障礙。
這種具體的呈現,
就叫刻劃角色(或塑造角色)。
2. 遭到質疑與反駁(證明)
那怎麼「深入」呢?
最簡單的方式,
就是讓他遭到挑戰。
例如他認為人都不能信任,
我們就會安排有人主動對他釋出善意,
別人都很不友善,你不信任可以理解,
但如果面對友善的人,
你仍有理由不信任,
那就幫助我們更理解他不信任的原因。
先在刻劃時讓角色拋出他的信念與狀態,
透過旁人的進一步探問或質疑,
讓角色能呈現出他更深層的面貌。
如前面提到的社交障礙,
安排一個人去質疑他、關心他、試圖改變他:
「難道你打算一輩子都不跟人說話嗎?」
「難道是覺得我們很可怕嗎?」
「試試看,其實沒有你想像的難。」
透過主角直面這些問題,
我們就能開始「深入」。
「你以為我不想嗎?」
「可怕的不是你們,是我⋯⋯」
「你們根本不懂。」
有時要刻劃的是角色的某種信念,
例如「人都是善良的」,
一樣用質疑來深入角色。
真的嗎?那為什麼會有背叛、傷害呢?
現在有人刺你一刀,你還是這樣想嗎?
質疑不見得是口語的,
你可以利用事件實際的考驗主角,
當我們看到主角被人背叛,
卻依然願意相信對方時,
對主角的刻劃就更深入了。
如果你的主角輕易就轉變,
簡單就被問倒,
那說明「他其實根本不是你說的那樣」,
你應該要回頭問問自己,
你真的理解世界上,
與你設定相似的人在想什麼嗎?
請再做一些功課,深入思考,
去理解為什麼主角會對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
3. 評估篇幅做規劃
如果篇幅很短,
通常這種呈現角色特質的只會做兩次,
開頭亮相一次,
高潮發揮一次。
次數越少,
角色的刻劃就該選擇越強烈的事件,
這也是為什麼經常看到善良的主角,
總要衝過卡車去救貓和小孩,
因為為了救人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對於善良與正義感的刻劃,
比扶老太太過馬路有效太多了。
篇幅越短,能刻劃的點就越少,
所以也要確認到底對故事而言,
最需要觀眾認識的是哪個特質。
但有時故事篇幅較長,
你不能一直讓主角衝到路上救人,
我們就會考慮用不同特質、
不同面向、不同程度的事件,
在適合的劇情中表現。
例如他跟陌生人是這樣,
但面對熟悉的朋友呢?
面對朋友這樣,
那面對家人呢?
公開場合是這樣,
那私下呢?
除了變換面向,
有時是做程度上的增強,
他私底下對朋友說話不客氣,
那面對老師?父母?總統?
觀眾也會因為這樣,
對角色在不同情況下的反應產生期待,
他是會始終如一,
還是有讓我們意外的一面?
觀眾就會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刻劃呈現中,
對角色有了深入完整的認識。
總結來說,
請明確認識到「角色刻劃是情節的一部分 」,
你一定需要規劃適當的篇幅在這件事上,
或在這個心理準備上去設計情節。
通常會被說「需要更深入刻劃」,
其實大多是「你根本沒刻劃角色特質」的意思,
我們不能期待透過角色的造型設計,
或是角色在情節中的某句話,
就說服觀眾接受角色的特質。
別讓角色光想不說,光說不做,
觀眾才會更懂你想表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