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的特殊雙線結構

 

《露西》無疑是近期最火熱的話題,關於片中哲學的討論網路上也有很多,小農在這不去深究其中的哲學含意,而是以編劇的角度討論關於《露西》的編劇結構。

《露西》無疑是一部哲學意涵濃厚的作品,盧貝松導演企圖心旺盛,企圖打造一部兼具哲理與觀影樂趣的作品。

在《露西》片中一直存在兩條故事線,這兩條線很特殊,因為它們不是以情節區分,而是以功能區分。

一條專注維持動作片的刺激感,一條專注在進行哲理的敘事與說明。

所以當露西還沒有因CPH4開啟大腦潛能時,她的部分充滿了懸疑、暴力和驚悚。另一部分穿插的則是教授的生物學課程,在為之後的腦部開發做鋪陳。

當露西的大腦開始啟動,她的故事線開始轉變成哲學線,不存在太多「危機」的懸念(因為她近乎無敵了),帶動大家的懸念反而更像是李棠華雜技團那樣的特技驚奇。

但特技的驚奇無法支撐故事太久(就像所有超級英雄剛得到超能力時都會有類似的炫技場面,但不可能一直炫技),所以編劇運用了一條黑道復仇與回收毒品的故事線,維持動作片的力量。

如果你仔細留心《露西》整部片的節奏,幾乎都是這樣,哲學──動作──哲學──動作……不斷穿插進行。一直到最後露西即將到達100%的時刻,都是與槍戰場面穿插進行,就是在平衡哲學與動作兩個區塊。

雖然結局的感覺有點失衡,哲學意味大量壓過了動作片(這部分小農感覺是因為露西感覺太無敵了,實在不容易替她感到緊張),但我覺得是導演的刻意安排,用意是為了提醒觀眾,喂喂喂,這是部哲學影片喔。

原因有二:

1. 要削減露西的無敵感,只要安排一些元素或情節就能做到(就像無敵的超人會有弱點或暫時失去無敵),這樣可以強化危機感。

2. 以篇幅來說其實《露西》僅有一個半小時,要插入更多的劇情是可以允許的。

在篇幅允許下,卻沒有增加更多的情節來增強戲劇效果,如果不是失手,就是導演擺明在拍哲學片,只是技巧性的調動動作元素來維持作品的趣味性,壓根沒有打算妥協的意思。

你是屬於文以載道型的編劇嗎?《露西》的敘事技巧,有沒有帶給你一些啟發呢?

推薦文章

恐怖喜劇,或許是下一個票房熱點

恐怖喜劇,或許是下一個票房熱點

「類型」是故事成功的配方, 超級英雄、愛情、懸疑、靈異⋯⋯ 這些強大的類型撐起了龐大的故事產業, ...
閱讀更多
【市場力】個人v.s商業?從熱愛到專業的披荊創作征途

【市場力】個人v.s商業?從熱愛到專業的披荊創作征途

【本篇文章為課程助教於2024/10/2《原子編劇課秋季班》之課程精華筆記分享】 講座介紹 ● ...
閱讀更多
【編劇書推薦】《週末熱炒店的編劇課》編劇新手入門推薦必讀!

【編劇書推薦】《週末熱炒店的編劇課》編劇新手入門推薦必讀!

編劇書就像老師,不同的老師適合不同的學生。所以關鍵不是書好不好,而是這本書想解決什麼問題,是不是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