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照顧了一到五的五個因素後,你擁有的是一個質量不錯的企劃或腳本,但你絕對會碰上這第六個因素,就是拍攝執行的能力。
一個糟糕的執行團隊絕對有實力摧毀一個好劇本,就如同一個好導演是不可能拯救一個爛劇本一樣。
而執行的情況常會隨著許多因素而變動,如天氣變化、場地問題、預算、器材、演員檔期與身體狀況、導演對現場掌控能力等等……
雖然許多問題是臨時而且不可控的,但多數這樣的情況是可以透過完善的前置作業來避免的。
電影拍攝最花錢的時候,就是開拍的時候,因為那時要調動的人力物力最多。所以花較多的時間把前置做好,讓拍片過程可以儘量的精準、簡潔,是最省錢也是最有效率的執行模式。
如果你的拍攝團隊較為精簡,身為編劇的你可能剛好就是企劃,同時也是製片,所以你就是要做好前置的那個人。
前置的工作很雜,一言以蔽之,就是「預先想好拍攝現場會發生的所有狀況」。最常需要處理的就是勘景、分鏡(這通常是由導演處理,但小農個人是建議如果可能,你應該參與)、排定人員與拍攝時程與路線、確認器材租借、編列費用支出預算等等,雖然事先跟演員溝通這件事可能不容易(因為很常不是團隊內的人),但如果有機會可以做一下。
如果你是公司行號想拍微電影,企劃自己做,或你是廣告創意公司外包拍攝團隊,你需要先掌握和你合作的導演是什麼屬性的人,有些拍攝團隊花錢很兇,有些很精簡,有些很隨性,有些很拖。作品風格也會有落差,有的導演擅長拍商品展示,有的擅長搞笑,有的擅長抒情,有的擅長動態,如果你事先有掌握,成品就不會距離預想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