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都談過編劇與導演之間的分工,但只有少數人會去談論編劇與製片之間存在的利害關係。
先來談談製片到底是在幹嘛的。
製片的職責是藉由管理為產品營利
首先必須先弄清華人文化中的一些現象,第一就是各地翻譯的落差,第二就是愛掛頭銜,第三就是誤用以及電視圈與電影圈的混用。所以在電影片頭中我們常會看到一系列的頭銜,出品人、監製、製片(製作人)……其實他們指的都差不多是同一個意思,只是通常出品人比較接近錢那一端,而製片比較接近影片的實際製作,但整體而言,有些名人掛名的原因有點像「榮譽理事」那樣,是個能夠相互沾光的榮譽職。
那這些人實際的工作內容是什麼呢?如果你把電影想像成是一間麵包店,那編劇和導演負責的就是製作出好吃的麵包,而製片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麵包店的營運。
簡單一句話:製片的工作,就是透過管理,想辦法讓電影(電視)能夠賺錢。
但「管理」和「賺錢」兩個詞說出來大家都明白,實際要做什麼就大有學問。為了讓影片賺錢,製片必須兼顧兩件事:創造營收與降低成本。
創造營收包含了生產出好的產品、拉到贊助與廣告、巿場評估、行銷推廣等等。
降低成本則包含控制預算、提升效率與效能等。
注意到了嗎?對編劇而言,通常我們只聚焦在「生產出好的產品」這個區塊,但製片要照顧的面向是相對廣大的。
所以當編劇抱怨製片總是希望他們去創作老掉牙的題材與情節時,其實製片想的是另一件事:我不管波蘿麵包有多俗,但波蘿麵包一定有人買。我也不管香蕉紅豆拿破崙派有多新鮮,它放到架上會有人買嗎?
守舊與開創,在獲利上永遠是矛與盾的對決,尤其是在華人喜愛規避風險的文化中,守舊明顯比開創簡單又安全。
但很明顯的,光靠守舊就能創造獲利的時代過去了。我們清楚看到,韓流的風行來自於他們敢於不斷的突破與創新,創新的人吃大餅,守舊的人只能撿麵包屑。而韓流文化的風行除了來自於對編劇的尊重外,也來自於編劇專業能力上的進步。
編劇與製片的專業分工
在此我引用兩位朋友的話,我覺得他們都說得很好:
某編劇:「我覺得編劇的工作,是當先知。」
某製片:「如果編劇生產出來的案子好,我樂得輕鬆,我只要專心賣就好了!」
「先知」這個詞使編劇的專業板塊移動了。編劇的工作不再只是寫自己想寫的東西,也不再只是替某個題材的完工服務,編劇還必須具備有預測巿場 的嗅覺。這是韓國編劇與華人編劇一個很大的不同,他們不只專注在作品本身,更觸及到作品與觀眾的交流。
所以我覺得,編劇和製片並不總是矛與盾的對立,而存在著一種合作的可能,是以底下的分工完成的:
編劇:巿場評估、銷售藝人、生產作品。
製片:籌集資金、流程管控、行政溝通。
是的,你沒看錯,我把「生產產品」這個區塊完整的切給了編劇,因為編劇其實應該要有導演和演員清冊,知道什麼樣的導演可以勝任什麼樣的作品,而什麼樣的演員應該有什麼樣的角色可以讓他勝任。
或許有人會對於我把銷售藝人擺在生產作品前面感到訝異,但其實多數人沒有看到在娛樂圈內編劇的真正價值。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現代藝人掘起的過程,你會驚訝的發現,許多演員本身沒有太大的改變,只因為演出了一個討喜的角色,突然間就身價飛漲。無論是柯震東、溫昇豪、陳妍希或隋棠,太多演員是這樣的歷程,在許多作品中打滾,持續有戲但持續不夠紅,直到一部作品讓他們產生了大躍進,知名度與身價瞬間翻漲。
編劇最大的強項就是:替素人鍍金成藝人,替藝人鍍金成紅人。
多數華人的金主與製片都是結果論,啊,陳妍希紅了,找她一定有票房。於是藝人價碼水漲船高,直逼天價(許多華人一線明星的片酬比好萊塢明星都高),但知名度極高的藝人演出的作品慘賠的例子?我相信你一定也聽過不少。
以商業的角度來看,請大明星就像是用高級食材,成本墊高,反正壓縮毛利,銷售量可能因此爆發,卻不見得百試百靈,成的話有賺,敗的話大賠。如果是用好編劇,就像是請到好廚師,把便宜的食材化腐朽為神奇,創造極高的毛利率,成的話大大大賺,敗的話也只是小賠。
我覺得華人編劇要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就應該要提升這種鍍金的能力,才能夠真正創造出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