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象徵?

 

我們經常聽到影評人很愛說:「這部影片中,XX是OO的象徵。」到底象徵是什麼?我們該如何使用象徵來強化我們的劇本?

象徵是什麼?

上方的圖片擷取自微電影《18歲的勇氣》中,紐約酒吧的老闆為阿信送行的段落。這台小風車,是一個知心好友,送知己走上追求夢想之路的禮物,在影片之中,成了一個「勇氣」的象徵。

說穿了,象徵就是「能傳達抽象感情或概念的具體事物」,也就是「以實喻虛」。

為什麼需要象徵?

因為抽象的東西是虛無飄渺的,親情、勇氣、夢想、愛國精神……這些東西都是看不到摸不著,掛在嘴巴上說出來的。如果沒有一個具體的事物或行為把它表現出來,就會顯得空洞無力。要是想用台詞說明,那又非得長篇大論,說不定還落得一個「言不由衷」的下場。

所以當我們想展現抽象精神與情感時,運用象徵是一個不錯的手法。但一個平凡無奇的事物,我們要如何將它變成象徵呢?

如何將物品變成象徵?

重點不在風車與唐吉訶德的故事,那是一個典故,一個符號。符號無論拿到哪裡,都有相似的意涵,比如槍是暴力的符號、吻痕是性與愛的符號、十字架是基督教或神的符號等等。象徵不見得要是這些東西,它可以是一把傘、一條手帕、甚至一杯水。

象徵的建立,在於「連結」,利用情境或行為,將情感與事物進行連結。

好比說例子裡的風車,之所以成為勇氣的象徵,是因為當阿信要去實踐夢想時,知己送給了他這份禮物。所以這不只是勇氣的象徵(追夢的起點),同時也是友情的象徵(知己的禮物)。當阿信或觀眾見到這個禮物時,就會想起這一幕知己對飲的畫面,被挑起相關的情緒。

當一條手帕,是父親臨終前交給女兒的遺物時,手帕便成了「父親」的象徵,傳達著父親對女兒的愛,或是女兒對父親的思念。一隻初戀對象送給你的娃娃,也成了初戀的象徵,如果角色隨身帶著這隻娃娃,我們就知道角色放不下的不是娃娃,而是寶貴的初戀(過去的愛情)。

很簡單吧?試著為你的作品安排一個象徵吧。

在你劇本中的重要場景上,安插一個物件。這個物件便能成為一個象徵,在演出中發揮力量。表達失戀不一定只能安排讓角色大哭,若能好好利用象徵來演出(好比說,逛街一起買的馬克杯),傳達出來的情緒一定會更強更有感覺。

推薦文章

《名偵探柯南之萬聖節的新娘》|打破過往窠臼的強大故事線

《名偵探柯南之萬聖節的新娘》|打破窠臼的故事

真想不到疫情之後第一次進電影院,​ 不是因為口碑爆棚的《媽的多重宇宙》,​ 也不是因為帥哥情懷《 ...
閱讀更多
心理學家海苔熊帶你探索「愛情」寫出動人愛情戲!

心理學家海苔熊帶你探索「愛情」寫出動人愛情戲!

【本篇文章為課程助教於2022/08/22 《原子編劇課8月班》之課程精華筆記分享】 講座介紹 ...
閱讀更多

【編劇看電影】惹毛編劇的《與神同行2》(有雷)

如果說有哪一部電影第一個畫面就惹毛編劇,大概就是《與神同行2》,這部作品故事單調、敘事混亂,自以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