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的歷史其實有非常長的時間,都是以舞台劇為主體。電影出現其實也就是百來年的歷史,吃舞台劇的奶水長大,最後才漸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
在多數的論述中,舞台劇和電影最大的差異,在於前者重視「聽」,後者重視「看」。
因為觀眾在觀賞舞台劇時,眼睛不一定會專注在同一個地方,有時看男主角,有時看女主角,有時看背景布置,有時看燈光,再加上觀眾有的坐得近,大多坐得遠,看到演員的大小都相當小,所以實際上真正可以「決定」觀眾接收到什麼的,最大比例是聲音,無論他在看哪裡,無論他坐多遠,都會聽見相同的聲音。
而一部戲最主要的聲音進行,就是對白。對白承載了情節的推進、角色的情緖、節奏的快慢、戲的氛圍,舞台劇編劇想完成的多數任務,都必須透過對白來實現。因此寫舞台劇劇本出身的編劇,大多對玩弄語言都比較在行,你只要給他一個房間兩個人,他可能就可以靠耍嘴皮推劇情推三十分鐘。
相反的,因為電影完全可以決定觀眾看什麼,大到宇宙,小到毛細孔,而且大腦天生的構造,視覺強於聽覺,動作強於語言,所以電影劇本就更強調影像和動作,再加上場景的自由度遠大於舞台,電影編劇的主要功課就變成場景情境的選擇與設計。
不要誤會舞台劇的視覺不重要,或電影的對白不重要,這只是一個大方向的概念在講述主要差異,但無論哪種媒介(小說也好漫畫也好),故事的哪個環節(角色也好架構也好畫面感也好)都不會有哪個元素「不重要」。
事實上,也有對白完全掌控全場的電影佳作,如《愛在黎明破曉前》的三部曲,男女主角的對白全劇幾乎沒有停過,但在黑暗的電影院內與觀眾100%的專注力下,考驗就是「如何讓畫面不會顯得呆板」。所以儘管對白掌控全場,編劇還是必須讓男女主角不斷轉換聊天的場景,所以你看,無論對白有多精彩,編劇都必須顧慮畫面。
相較之下,舞台劇觀眾對畫面停滯的容忍度就高多了(基本上畫面都是停滯的XD),導演雖然也會為了視覺上的活潑而做演員的調度,但擔負最重工作的,還是對白的推進。
另一個電影和舞台劇的巨大差異,是觀眾對電影的寫實度要求,遠高於舞台劇。舞台劇本身就是假的,假的布景、假的時空,客廳的布景做得再逼真,觀眾都知道這裡是劇場,不是客廳。所以觀眾看戲本身,就默認舞台劇是一種「模擬」,在這種默契之下,舞台劇就擁有更多的詩意空間和實驗可能。
因此舞台劇的台詞,文學性再高、再不像一般人說話,只要演員處理得當,觀眾都不會在意。羅密歐啊羅密歐,為什麼你是羅密歐?現實生活中茱麗葉如果真的這樣說話,可能就要去看醫生了。但在舞台劇中是完全不會顯得突兀的。
可是出現在電影裡,觀眾就會非常、非常在意。電影裡的角色是不能有「演」的感覺的,因為電影是攝影,是「當下時空的完整還原」,任何不夠像真實的東西,都會讓觀眾覺得尷尬、可笑。所以電影的對白講究自然隨性,不能有太多華麗的修辭。你就要像匹野馬般奔向自由了嗎?這種台詞是不能出現在電影中的,任何類型都不行。但在某些調性的舞台劇裡卻是可以接受的。
這種對真實性的接受度差異,也反映在舞台劇的對白形式上。舞台劇常見角色的內心獨白與自我剖析,但這種不夠寫實的手法,在電影上就幾乎不會使用。這部分會影響到題材的選擇,舞台劇在題材選擇上更可以處理內心層面的東西,而電影更擅於處理社會與環境的題材。所以有些小說適合改編成電影,但有些小說比較適合改編成舞台劇。
電影和舞台劇的轉場方式也不同,電影的轉場,大多數是依賴畫面轉場(雖然聲音也可以協助轉場),而舞台劇的轉場,則大多依賴對白。舞台劇的轉場實際上不一定是「場景轉換」,很多時候是話題轉變、攻守交換、角色狀態與權力關係的變化。
實例可以參考這段綠光劇團演出的經典作品《求證(Proof)》:
有發現在場景、人物都沒有改變的情況下,這近五分鐘的片段轉了很多情境與話題嗎?從父親嫌棄女兒的頹廢,到兩人的和解,再到父親的抒情獨白,流暢不著痕跡,但兩人的關係與情緒在這你來我往產生了各種變化,這是舞台劇常見且主要的「轉場」。
舞台劇很多時候的轉場則是透過人物的上下,所以法國的舞台劇劇本甚至是以人物來分場,場上人物一變,就算新的一場,有人稱為法式分場。而在舞台技術越來越好的現在,也有一些劇是利用舞台機關來轉場的,如台南人劇團的知名劇目《K24》,舞台本身是一個巨大的旋轉舞台,每次要轉場,就轉動舞台,來到下一個場景。至於暗燈這種模式,僅僅只是「換場」,算不上「轉場」。
很多人會覺得電影和舞台劇劇本最大的差異是場景的自由度,但這在現代舞台劇中基本上已不能算是一個差異了。舊時的舞台劇確實講究「三一律」,也就是「一個時間、一個地點、一個事件」,但這個守則其實在很早之前就被打破了,所以僅供參考,並不是真正的差異。
舞台劇劇本中場景豐富的戲也不少,尤其在現代投影技術、舞台機關都很成熟的環境下,要實現多場景的舞台劇根本是很簡單的事,事實上,就算不靠那些技術,完全空的舞台上,也可以靠演員的表演來幻化出無數的場景,因為舞台劇的場景本來就是存在觀眾的想像中。我曾寫過一個舞台劇叫《大魔術師》,故事舞台是在海地,場景一下在公路上,一下在醫療站,一下在強盜窩,論數量根本不比電影少。
而電影中場景極少的戲也存在,三一律其實是一種創造戲劇張力的編劇法則,如《絕命鈴聲》或《奪魂鋸》,都為我們做了相當好的示範。
同樣的,演員數量的差異也不構成電影和舞台劇的差別。舞台劇雖然在慣例上有較少的人物(有時兩個角色就走完了一部戲,但兩個角色就演完整部電影的情況相對的少見),但有沒有人數很多的舞台劇?其實非常多。事實上,人數稀少的舞台劇其實是近代才有的現象,遠在莎劇時代甚至希臘悲劇時代,劇中主要角色的人數幾乎都不輸電影劇本。
相較於電影漸漸成為人類娛樂的主力,而舞台劇更被歸類到藝術的殿堂,現代舞台劇越來越不受到所謂三幕劇的束縛,主流商業電影卻反而有更明顯的三幕劇框架。但這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區隔,因為電影也有打破三幕劇的述事,所以三幕劇的框架比較是一種「更具娛樂性」的選擇,這個差異有點像押韻詩與現代詩,有押韻在大眾的理解裡就是比較像詩,而有三幕劇就比較像戲,但詩和戲都不是這麼狹隘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