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比較抽象的場景要怎麼描寫呢? 像是La La Land裡有一段兩人在格里菲斯天文台看星星,而兩人升空在星系中跳舞的場景,像類似這樣的場景或比這更加抽象的畫面要怎麼在劇本裡描寫出來?
其實這個問題中所提到的「抽象場景」,看起來指的應該是「非寫實場景」,像跳舞跳到在星空中飛行、喝了酒之後飛進幻覺裡、他看見他的手掌上長出無數個手掌⋯⋯藝術家對於情境的想像可以是無限的,而編劇便是把這些場景用文字寫下。
是的,不要想太多,就把你腦中的場景用文字寫下。
但要留意的是,不要硬去描述每一個無關緊要的細節,例如手伸出的角度、轉了幾個圈、手折成了V的形狀等等。每一個非寫實場景,都是具有象徵意義的。我們應該重視的是創造出來的畫面感 ,以及整體的象徵意義 。例如你寫一段舞蹈,可以這樣寫:
漆黑的舞台上,一道聚光燈灑下,兩人面對面走入火圈,擺出舞姿。
他們跳起雙人舞,是攻守綿密的恰恰。一開始全沒配合上,像在吵架一樣,相互碰撞,但隨著舞曲漸入高潮,兩人擦出了濃情的火花,每一個甩頭、擁抱、指尖接觸,都成了挑逗和欲迎還拒。
突然,一團火焰在他們周圍炸開,他們在熊熊的火焰中渾然不覺的舞著,彷彿他們便是火焰。
這不是一個必然的寫法,每個人可以有每個人在文字上的表現。但在這個描寫中,已經將這個非寫實場景中的過程、質感與意象表現清楚了。
我想在這個非寫實場景中,讓兩個人以舞蹈為媒介,從一開始的不合,到後來點燃心中的欲火,產生愛苗。所以我設計舞台、聚光燈、舞種、跳舞的過程、心理態度和意象。
雖然我沒有細節的描寫他們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擺了什麼姿勢,誰又翻到了誰身上。但相信導演在看完這三段後,並不會覺得「不知道該怎麼拍」,因為他已經知道這場戲是什麼了,而細節就是他打算怎麼實現這個場面。
我用這個比較粗的示範,試著說明非寫實場景的重點。但不表示非寫實場景只能寫到這種程度,因為有很多細節可以深入。
擬定明確的拍攝時長掌握劇本
例如時間。你覺得這場舞應該要跳多久?30秒?1分鐘?5分鐘?在國際格式的劇本中,一頁就是一分鐘,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慣例,所以編劇如果只打算讓這隻舞跳30秒,他就只會寫半頁。如果他打算要跳5分鐘(這是一個非常長的長度),他就必須要寫5頁。
發現了嗎?在一個嚴謹的格式下,沒有人會問「我怎麼計算劇本時間?」,而是會去思考「我打算用多少時間,那我應該怎麼寫? 」。所以當你希望實際拍攝長度短時,你就會用較短的句子、較多短行來描寫場景,而希望拍長一點時,就會使用較長的句子和較少的短行來描寫。
雖然華人的劇本格式在時間計算上不夠嚴謹,但我們仍然可以試著朝這個目標去努力,將我們的想法放入劇本之中。如果我們可以在劇本中加註「以下台詞都以台語演出」,為什麼不能加註「此劇本每頁拍攝時長為一分鐘」呢?劇本如果是溝通的工具,我們能不能對這工具更有企圖心?(當然,你要拿出符合這個企圖心的能力與努力)
要對設計內容做足功課
而當你要將上述的舞蹈,寫成2頁劇本時,你當然不能很摸魚的像我寫的這麼粗。為了更細膩的表現出你腦中的2分鐘舞蹈,你可能需要對你安排的舞種有更多研究。
在恰恰的舞步中,有沒有一些特定的動作,特別能夠展現出你想要的感覺?是分裂古巴斷步?開式扭轉?側行暫停?擊劍?你並不需要真的去編一整套舞,但既然你選了這個舞種,又要他們跳兩分鐘,你可能不能就這樣把責任跳給編舞老師,而必須提供一些提示。或許實際不會100%照著你的安排呈現,但你的設計會被最大呈現的展現出來。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做這樣的功課並不難,像我並不會跳恰恰,但搜尋了一下就挺唬人的。不是要你去唬人,因為劇本唬不了人,為了拍攝它一定會被檢視(小說還有一點點機會),你亂寫一定會被發現,傷的還是你自己。查完專有名詞,要記得去確認實際上舞步長什麼樣子,才不會寫起來好像很帥,實際要演才發現不倫不類。
有時非寫實場景不見得是這種由實轉虛的模式,而是像幻覺、夢境等等,這部分原則也是一樣,去思考畫面上如何呈現幻覺,夢境是要表達什麼?相對應的長度是多長?在這長度上要寫幾組變化?
像《奇異博士》就有一段精彩的幻覺場景,你會發現主視覺在第一層是宇宙,一層又一層的宇宙,然後是身體,不斷延伸的身體⋯⋯這些幻覺是穿越、延伸、擴張的,而不是像《全面啟動》那樣,一下子在這個房間,一下子在雪地,一下子在未日的城市中。你會發現這些非寫實場景的內容,是依照劇情的需求而特別設計的。
從上面我們所討論的,可以整理出寫非寫實場景時,需要注重的3個重點:
- 寫出過程、意象和心理態度,而不是鑽牛腳尖動作細節。
- 思考實際演出的時間,落實相對應的長度在劇本上。
- 為了符合相對應的長度,豐富設計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