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個性是編劇設定,還是演員照劇本去設計的?

角色個性是編劇設定,還是演員照劇本去設計的?

現在回覆實體班回饋單上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棒的問題,因為它跳脫了
「編劇說了算,不符合劇本就是亂改」的思維,
進入到一種合作模式。

是的,影視是一種合作,
編劇、導演、演員、攝影、燈光、美術,
每個環節都有專業人員參與,
替最後的成果增色。
編劇不可能知道所有事,
也不可能擅長所有事,
作品會因為每個人的專業而變得更好。

通常我們在講授一門專業時,
大多是從兩個思路出發:
1. 我的專業,本質上是什麼?有哪些工具?
2. 在我的專業中,我能做些什麼?
所以你會發現,不同的專業,
會對一份工作的分工,
產生不同的想法。

以導演為例,
如果你讀過大衛馬密的《導演功課》,
就會看到他是如何界定「導演」的工作,
他會要求你專注在你想表達什麼,
分解成最基本的步驟,
把鏡頭、演員表演都儘可能的簡單化,
利用分鏡、蒙太奇,說你的故事。
所以他會說:
「不要去管角色心中想什麼,
不要和演員討論怎麼詮釋,
你要做的就是要演員做最單純的表演,
越簡單越好。」

為什麼他會這麼說?
因為當你掉入去和演員討論詮釋時,
你就開始依賴演員了,
演員詮釋得好,你就拍得好,
演員詮釋得壞,你就拍得壞。
如果是這樣,那要你導演何用?

同樣的,如果你花太多心思在構圖、花俏的鏡位,
那你又變成在依賴攝影師。
如果攝影師功力好,作品就好,
攝影師功力差,作品就差,
那要你導演何用?

所以在大衛馬密的概念中,
導演說故事真正的工作,
就是「翻譯」劇本,
規劃一個又一個的分鏡,
利用這些不相關的鏡頭,
來說一個你詮釋的故事。
所以他才會說:
「鏡頭、表演,越簡單越好。」

但這無疑是站在導演的立場說的話,
在演員的立場,他會想:
「如果演員就是隨導演擺弄的道具,
那我算什麼?我的專業又是什麼?
除了起立、坐下、快快走,我還能做什麼?」
於是有了不同標準下的「演技好壞」,
同樣是哭,怎麼哭更好看?
同樣是哭,什麼才是更符合角色的哭?

但最終這些東西都會混合在一起,
編劇給的藍圖、導演的詮釋規劃、
演員的執行、攝影師的構圖、
美術的佈景、後製的剪輯……
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專業替作品加分,
這些分數可能會彌補其他人的失分,
或是增加作品的總分。

現在的遊戲規則是導演決定要或不要,
所以最後的成品是導演的作品。
但事實上,成品很好,
也可能其實導演無腦,
但其他人的優秀彌補了他的缺陷,
甚至替他做了他該做的工作。

編劇也是,雖然想替編劇維權,
但也無法否認有時編劇真的寫得很差,
是導演和演員的修本和調整才救了作品。
演員也是,有時演員演技很差,
但就是因為導演和劇本的優秀,
使他成了廣受歡迎的明星。

這很難,就像一間公司的成敗,
很多時候都是歸於CEO,
但實際情況並不一定。
既使是業內的專業人士,
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
有時可以看得出誰是真正優秀的,
但有時還是會存在誤判。

所以回到問題本身,
編劇、演員、導演、製片甚至金主,
都可能參與了意見,做了決定,
有時也沒有什麼決定,
演員本身的氣質就決定了角色,
連他自己也無法決定。
(當然,選擇用他,就是導演和選角的決定)

大衛馬密甚至很大膽的說:
不要去設定你角色的性格。
因為角色性格是他所有行為的總和,
而且要理解你的故事,
角色不一定要有特定的性格。
所以比起你去設定,逼演員詮釋,
還不如專注在設計分鏡和行為,
更能精準的傳達你想傳達的故事。

但這仍然是他站在編導立場說的話,
我們應該試著去理解他的真意,
而不是受限在他表面的字句。

推薦文章

想出書就要先懂編輯!從編輯日常一探出版業秘辛

想出書就要先懂編輯!從編輯日常一探出版業秘辛

【本篇文章為課程助教於2022/11/11 《原子編劇課11月班》之課程精華筆記分享】 講座介紹 ...
閱讀更多

葉問3:古樸、穩重的敘事風格與新式武俠

        《葉問》這個系列作品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歸功於葉問這個角色塑造得相當成功。與小農年 ...
閱讀更多
從AI幻覺看「多看多寫」的盲點

從AI幻覺看「多看多寫」的盲點

最近有一篇新刊在《Nature》期刊上的論文, 發現AI模型的進步並沒有真的改善AI回答錯誤的情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