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形式?形式指的是一個貫穿整部作品的手法、意象或框架,使整部作品呈現出一致性。
一個好的編劇通常都會留意形式,甚至選擇形式來表現他的作品。在2012年的年度十大微電影中,《蛙式女孩》便利用了這樣的技巧。
編劇選擇了「游泳」做為腳本的形式,你會發現在這部作品中,故事主要發生在泳池、角色之間的互動與游泳有關,所有的事情圍繞著「游泳」這個主題形式。
在角色的設計上,也與游泳有關。編劇找到蛙式「二分之一」的世界,來表現女主角外在樣貌(半邊長痘痘)與內在性格──「習慣躲藏」,而男生則是自由式的敢衝敢闖。
在結構上,編劇在三幕劇的結構裡,用三個不同的泳姿來做切分。蛙式暗示女主角的心結(開始);自由式暗示男主角的大膽追求與受挫(衝突);仰式暗示兩人的真誠以對(解決)。
這些都是基於形式所進行的選擇,使整部電影呈現一個主旋律。
編劇在進行腳本寫作時,其實最重要的工作便是進行「選擇」,選擇角色、選擇衝突、選擇情節、選擇場景……這些選擇沒有對與錯,但在現代的美學中,「一致性」是一個重要的美學評斷點,而追求一致性其實也是一種人性(我們總是希望事物是有關聯的、前後表面一致的)。
所以形式是一種選擇的評判標準,你在寫作腳本時,幫助你留意你的選擇。我們常聽人家影評在評論時說「這部戲結構鬆散」、「結構完整緊密」等等,形式的是否一致,便是影響結構的其中一個關鍵。
有時形式也可以做為一種包裝,當你發現你的作品有些平凡無奇時,你可以試著用不同的形式去包裝它。就像《蛙式女孩》其實就是一個高中生的戀愛故事,男女主角互相喜歡但不敢明說,女主角不坦然,男主角勇敢追,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樣的劇情隨處可見,但透過「游泳」這個形式的包裝,作品便產生了新鮮感。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說故事的方式。學習使用形式,你便多了一項說故事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