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饋學生作品時,其實最常見的是對社會的誤解。
很多會被講說「太年輕」的作品,往往都是因為在想法上過度簡單,或是二分法。
例如最常見的誤解就是「職位必然決定權力」。會有這種誤解,是因為學校和一般公司體系中,這種現象很常見。
反正學生就要聽老師的,老師聽主任的,主任聽校長的。
但關鍵是,不聽會怎樣?其實就是離開組織,
簡單說,退學、丟工作。但就學、保有工作,真的對一個人來說「至高無上的重要」嗎?
其實並不是,有些人根本無心向學,有些人根本不缺工作不缺錢,
在這種情況下,「聽話」是不合理的。
當情況進入到組織以外的世界時,情況就更複雜了。
這種失誤常見於對演藝圈的描寫,例如只要這個人掛「製作人」,
就變成好像是明星們的「老闆」,明星們都必須聽他的,這是極大的誤解。
製作人確實是一個節目中的重要角色,但做節目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收視率,收視率則是為了賺錢。
所以當一個明星對收視率有極大的影響力時,(如蔡康永之於《康熙來了》)製作人反過來是受明星牽制的,因為萬一明星出走,節目收視率大跌,製作人就沒錢賺了。
但如果有人給了製作人一筆極大的錢,遠高於他可以從節目中獲得的,或甚至他現在不在乎錢了,更在乎別的,那他就有機會和明星翻臉。
所以一切還是回到「這個角色要什麼」,「誰對他要的東西握有決定權」,這才真正構成了權力關係。
如果明白這件事,就會明白「封殺」這個概念,很多時候是說不通的。
如果某人真的是大明星,A公司封殺他,BCDEFG公司反而可能會搶著要他。
除了像中國這種政府層級的封殺,其他私人企業的封殺都很難成立。
因為凡私人企業,必有競爭者,除非這個人本身沒什麼價值,或所有的私企都連成一氣,或所有相關企業,都握在同一個集團手裡,(但這種情況也相當少見)否則說封殺就封殺這種事,根本天方夜譚。
新手編劇很喜歡把主角寫得影響力巨大,但一夕之間失去所有,這就是想事情太過簡單的結果。
所以其實還是會回到細節這個問題上,
人的細節,
一個領域的細節,
一個產業的細節,
一個國家文化的細節,
田調到底在調查什麼,以我來說,我最關心的一定是權力結構,
大家會想要什麼?誰能決定這些事?
為什麼這個人會對大家這麼有影響力?
因為人的行為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個人意願,而是源自權力結構。
就像你整天不爽老闆,我們整天不爽業主,但你沒有離職,我們腰沒有挺直,就是因為對方手上,有某個我們要的東西。
你懂得一個領域的權力結構,就會可以發想很多可能性,就能超越「實際發生過的事」,
到達「你故事需要發生的事」,也可以從中推敲出角色的行為,可不可行,會引來周遭什麼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