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熱炒店的編劇書》出版後,很多人都對「把編劇教學寫成小說」這個概念覺得很有意思,但這其實並不是當初如何出版社找上我時,期待我完成的內容。
為什麼人們需要這本書?
當時如何出版邀我至辦公室討論出版計畫時,放在我面前的,其實是我《帶你寫出5分鐘微電影》的線上課程課綱。專案跟我說,她看了我的部落格,沒想過編劇教學文章可以讓她一篇接一篇的看下去,她覺得我的內容可以出書,而且從線上課程的安排,看出我有架構系統性內容的能力(畢竟書的內容不能是雜亂無章的)。
但書的內容要是什麼?她沒有確定的答案。或許是針對微電影的教學,或許是部落格文章的整理,或許是……
但我反問她:「市面上有這麼多編劇書,出版的人成就比我高,作品比我好,資歷也比我久。為什麼還會有人需要我這本?」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也是多數人在企劃一個作品時,時常沒弄清楚的問題。大家都只想著「我想寫什麼」,卻不太關心「讀者需要什麼」。
當然專案有備而來,她們覺得多數編劇書都是翻譯本,許多用詞、語法受限於語言使用習慣,以及翻譯本身不見得是編劇專業,讀起來感覺常有距離感。而且編劇書中介紹的劇本格式、編劇環境,都是美國的情況,她們想提供屬於台灣在地的聲音。
作者與出版社,如果不能在目標上取得共識,書的內容就不可能對。但我覺得如果僅僅只是「台灣人出的編劇書」,似乎不構成賣點,而如果它僅僅只是「東默農出的編劇書」,感覺好像也太受限於我本身的影響力,我希望能找到更獨特的特色。
創造你的特色
事實上,市面上各家不同的編劇書,都是從各自的特色出來的。《故事的解剖》是試著提出一個系統,將所有的故事(無論商業或藝術)包進這個系統裡;《先讓英雄救貓咪》原則上是捨棄了非主流的作品,專注在商業作品的標準化和步驟化;《你的劇本遜斃了》是換了個角度,不去談「好劇本長什麼樣子」,而是去談「壞劇本長什麼樣子」,點出創作者容易犯的錯誤;《想寫好戲,先抓住人物的內心戲》專注在談角色歷程;《21天搞定你的劇本》在處理「想太多,寫太少」的創作者慣性,沒有太多細節教學,多數時候在鼓舞你「寫就對了」。
總之,任何一部作品,無論是教學或是故事,如果僅僅只是「整體性很好」,很容易就會被埋沒在茫茫書海中。這是許多創作者容易落入的盲點,總是會覺得「那個人又沒有寫得比較好,為什麼這麼賣?」,卻忽略了獨特性的問題。
有獨特性,才會有行銷點。
所以當時我提出了這個「把教學書寫成小說」的概念,希望可以同時解決「易讀性」、「有特色」這兩件事。專案和主編很快便被我這個新鮮的想法吸引,拍板定案。
雖然,我直到這時,都還不知道這個「小說化的教學書」會長成什麼樣子。
簽約
談定出書意願和方向後,很快就進行了簽約。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在上一篇文章中,先討論「如何讓出版社向你邀稿」的原因。
因為你去找別人談,和別人來找你談,是兩種全然不同的局面。
你自己做好出書計畫,寫好企劃書,挨家挨戶的去尋找出版社,你必須要花很多力氣,並且拿出更完整的東西去說服別人;但如果是別人來找你,其實過程中更像是別人在試圖說服你,你有更多的空間可以讓事情在你的掌握中。
所以儘管我們當時只是達成了模糊的共識,書的內容都還沒有一撇,便可以準備簽約了。
簽約應該要注意的事情,有機會我再寫篇文章談。一般和大出版社簽約,條件都會比較好,所以比較不用擔心對方黑你。但千萬不要不看合約就簽下去,到時候真的只能怪自己。
另外,合約等於「說好的事」。所以如果合約上有些東西你不能接受,或是看不懂,請務必提出來和對方討論,不要覺得「改合約很沒禮貌」、「問這個會不會顯得很無知」,這些想法只是陷害自己而已。
另外,合約上簽好的事,其實並不一定要100%配合,我不是在教你違約,我怕你想不開做傻事。合約就是「說好的事」,說好的事,能不能改?其實只要雙方同意就能改了。所以簽約需要謹慎,但不用過度恐慌。
開始寫書地獄
這大概是出書過程中,最痛苦、孤獨且漫長的一部分了。
我不確定這是圓神集團的習慣,還是專案對我過度放心,在我四月會議結束,一直到合約中簽定八月中要交初稿(因為出版社想在當年度就將書出版),他們完全沒有來關心我的進度。(好像只有在八月初來關心一下寫得怎麼樣了,但那也極接近截稿日了)
不要問我為什麼心臟這麼大顆敢答應八月(僅四個月),我其實也只是純粹樂觀傻逼。事實上,我也是到十月才交出去,過程中獻出了多次膝蓋,雖然最終有達成當年度出版的目標,但也導致後面的製作過程有點倉促,對被我拖累的出版社同仁很不好意思。
總之,寫書就是落實企劃的過程。無論是你找人或人找你,這都是無法逃避的一環。
很多人會好奇我怎麼寫出這樣小說與教學合一的作品,其實這件事說起來很酷,但難度並不真的頂天,關鍵在於你到底打算把故事講得多好。
這種「故事與教學一體」的寫法,並不是我的首創,像《被討厭的勇氣》、《蘇菲的世界》都用過這種手法,但以難易度來看,《蘇菲的世界》就明顯比《被討厭的勇氣》難上非常多。
我原本對標的參考就是《被討厭的勇氣》,但我很快就意識到,如果一本「教人編劇」的書,故事水平只有到《被討厭的勇氣》,恐怕會被垢病(太過簡單)。所以我至少必須要安排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本身就可以做為書中介紹的方法的範例才行。
書的章節規劃
想通這件事,剩下的事就比較單純了。我先把我預期會在書中談的事情條列下來,做了一個「教學的章節規劃」,再利用W型結構,略略抓出可能的劇情走向,就形成了一個故事雛型。
所以如果大家去檢查章節與情節的對應,就會發現第六章很明顯是W型結構中間的高峰,而第五章其實就是第一個低谷和反彈。第八章尾和第九章則是第二個。
我並沒有真正細節的去弄清楚我在每個階段「一定會寫什麼」,但我擁有一個簡單的目標:從第一章到第五章,反正主角要越來越慘就對了!這個簡單的目標,配合著需要教學的內容,幫助我在書寫的過程中,很快就可以找到接下來應該要發生的事。
我會先簡單記下「這一章的結尾是什麼」,好確保這一章結尾有懸念,並且知道情節量是多了還是少了(教學可能安排了十章,但劇情在第八章就推完了),是不是該調整。
有的人可能會困惑:但我怎麼知道整本書有幾章?為什麼低谷是第五章而不是第四章或第六章?
我其實也不知道。事實上,隨著我的書寫,這個章節的規劃始終都在浮動中。有些教學的內容從前面搬到後面,有些情節的安排有調動,章節也有修改,但重點不是「精準的預測」,而是「有目標的創作」。
主角的設定與細節
在故事方面,在最開始時,其實就只有男主(老師)和女主(學生)兩人。這個性別的安排不是我歧視,而是我預設這本書的女性讀者多於男性,所以敘事者安排為女性。
在其他角色出現之前,我在這兩人的設計上,做了許多版本的嚐試。這便是書中說的,主線是一切,其他配角、支線都是附屬品,所以先確立主線,才知道其他該放什麼。
我原本想依書中所教的「矛盾組合」,將高明這個角色設定為一個禿頭、肥胖、粗野的大叔,好創造更多戲劇性和新鮮感。
但在試寫之後,發現如果我做了這樣的設計,我會花很大量的篇幅去處理「情節」,而無法「教學」。為了合理化女主向這個大叔學習的動機和過程,我寫了一萬多字故事都還沒進入到教學──我覺得這似乎有點本末倒置,於是我便做了修改。
在場景的部分,其實我也曾經有過「一個章節一個特色場景」的構想,畢竟台灣的特色場景非常多,除了熱炒店,還有夜市牛排、蚵仔煎、台式早餐店、套圈圈、打彈珠……但在試寫後,編劇書寫起來變成了旅遊書,而且這些特色場景容易淪為「純場景」,而無法與教學產生交互作用,本身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在幾番試錯之下,漸漸形成現在這個版本。角色足夠明確、情節足夠簡單,而且符合書中在談的80%的原則,算是在時間壓力之下的最佳選擇。
封面與扉頁設計
通常作者是不需要煩惱這個部分的,當稿件送出,編輯就會進行確認和校稿,並且由他們提供參考的風格,設計出幾組封面給你做選擇。
當時如何出版社就有給了我一些選項,路線都比較偏向簡約的文青風,但因為我心中把這本書定位成輕小說,所以希望能夠將風格設計得比較動漫一點。主編尊重我的意見,但因為這個風格不是出版社美編習慣的風格,所以主編建議我與其交給他挑戰不熟悉的路線來不斷試錯,不如我考慮找一個我自己確定風格適合的插畫家會更快,出版社可以替我出設計的費用。
我當時參考了一些輕小說的繪師,但覺得如果真的畫得太日系動漫,好像又真的太「輕」了。這終究是一本教學書,如果能夠混合動畫與文青的風格,又能表現台灣特色,應該會更理想,於是我找上了畫過《上山下海城市間》,以濃厚台灣人文色彩和細膩情感聞名的Cindy Yang。
當然,Cindy的報價遠超過出版社的預算,雖然朋友一場,我也不想佔她便宜,所以理所當然的我自掏腰包貼補了差額,畢竟是自己的書,自己額外的要求,而最後的成果我也相當滿意,替這本書增添了與其他編劇書相當不一樣的親切感與台灣味。
決定書名
在寫書過程中,其實這本書的書名,都暫定為《成為編劇的那一年》,有點像第一人稱的自傳式小說。但主編認為這個名字雖然切題,可是似乎缺乏行銷的亮點,對於一本編劇書來說,還是需要一些針對目標客群,以及說明主要內容的文案會更好。
在經歷《在熱炒店學編劇是不是哪裡搞錯了》、《沒才華的我被編劇老師請吃飯》之類的輕小說書名亂鬥後,還是決定了相對正統的書名,就是現在的《周末熱炒店的編劇課──零經驗也學得會!前所未見的小說式編劇教學書》。
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經驗,事實上,如果可以早一點先想個更出彩的名稱,或許在情節的設計上會有更不一樣的表現,當書稿確定後,標題就會受限於書藉內容。但回到前面情節的部分,如果取了個《這本編劇書真好吃》這種美食加編劇的混搭書名,想必又會陷入本末倒置的難題,說到最後,還是只能怪自己能力有限,不過能有現在的成果,已經覺得相當感恩了。
忘了件重要的事
當書開始進入排版後,出版社接著找我確認書的推薦人,我這才驚覺,糟了,我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找人寫推薦序。
如果我能如期將書稿完成,依照原本的時程,應該是可以在這時提出邀約,請適合的人選寫好推薦序,然後一起進入排版程序。但因為我遲交了書稿,又沒有事先將人選決定,變成從確認可以,到讀完我的書,再到寫好稿子的時間非常短暫。想邀請越有份量的前輩,這個時間點就顯得越尷尬,光是要他們掛名推薦,都顯得倉促。
幸好,業內的老師前輩們還是義氣相挺,不但同意掛名推薦,還寫了長長的推薦文,讓這本書的專業度瞬間破表,書腰上的推薦人名差點擠不下(最開始還怕沒有人願意掛,太感人)。出了本書,欠了好大的人情,也感覺確實溫情滿人間。
所以提醒大家,在寫書的尾聲,其實就可以提早和心中預定要邀請人選打招呼,給別人與自己多一點時間,才不會給人添麻煩。當然,這部分如果你本身沒什麼人脈可以協助掛名推薦,也不需要太有壓力,出版社會替你張羅邀請事宜,你只要專心把書寫好就可以了。
到這個階段,差不多書的製作部分就差不多告一個段落了,剩下的就是校稿、確認排版,還有確認封面、書腰的設計等等,這部分你基本上是大爺,出版社都會替你處理,你可以享受當主管出一張嘴的感覺(這人真是心術不正)。
以上大概就是書籍出版的種種過程關卡,下一篇,我要來分享出版之後的一些成果驗收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