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結構】什麼是立體角色?如何創造立體角色?

【角色結構】什麼是立體角色?如何創造立體角色?

「立體角色」是許多編劇教學、分析中都會提及的名詞,而相對於立體角色的名詞,便是「平面角色」,但角色又不是折紙積木,哪有什麼立不立體呢?許多人對於立體角色的概念常常捉摸不定,似懂非懂。其實要理解立體角色,要先理解什麼叫做「角色面向」。

什麼是角色面向呢?

角色面向是指角色的「一組相關的特質」,例如一名硬漢,強壯、勇敢、衝動、愛玩賽車、籃球、男子氣概噴發……這種種相關的特質形成一個角色形象,便是一個角色面向。而溫柔、體貼、文藝氣息、會做菜、喜歡小動物……則會形成另一個角色面向。小氣、神經質、尖酸刻薄、怕事……又是另一個角色面向。

如果角色所有的特質,都只待在同一個面向上,這樣的角色就叫做「平面角色」。這樣的角色,幾乎都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硬漢」、「草食男」、「吝嗇鬼」……這種角色便是這個名詞的化身,集所有這個名詞的刻板印象於一身。而當一個角色的特質無法「一言以蔽之」,是因為他是由兩個、三個甚至五個角色面向組成時,這個角色便是「立體角色」。

例如一個女強人,在工作上是個女暴君,強勢任性,人見人怕;她是個單親媽媽,在家被女兒騎在頭上,任女兒予取予求,她好聲好氣,卻被女兒欺負;在朋友面前,她只是條可憐蟲,總是喝個爛醉,有吐不完的苦水,動不動就掉眼淚。這個角色有三個面向,在工作上像皇帝、在家庭裡像奴隷、在朋友面前像個沒長大的孩子。

創造立體角色的關鍵在於創造「矛盾」

要形成一個立體角色,關鍵在於創造「矛盾」。一個立體角色身上,通常都會有矛盾的特質,硬漢身上的軟弱、懦夫身上的勇敢、生活白癡的智者、武功高強的女高中生(是的,小蘭其實是立體角色)。

通常比較有意思的角色,都是立體角色,身上都會有一兩個矛盾的特質。所以心中其實有團火的高冷男,比起單純的高冷男更有意思,柔情鐵漢,也比純粹的硬漢迷人。矛盾,其實便是設計有意思角色的基礎方式。

而同樣是立體角色,也會有立體程度的差異,像上述三個面向的女強人,就比柔情鐵漢更立體一些。所以單純使用「立體角色」和「平面角色」來區分,其實是過於簡單化了,用角色面向的多寡來討論,才能真正比較出細節差異。

一般而言,角色面向越多的角色,就會顯得更複雜、也更真實、更讓人印象深刻並且同情。因為人其實都是多面向的,我們時常在老闆面前當俗仔、在情人面前裝英雄、在父母面前耍任性、在朋友面前講義氣、在陌生人面前卻冷酷無比。

多種角色面向需要有合理性與邏輯

但角色面向越多,就越好嗎?那不一定。雖然我們可以靠堆砌十幾二十個角色面向來組成一個「超立體角色」,但我們必須要靠合理性來將這些角色面向綁在一起,否則這個角色就會失去說服力,變成一個莫名其妙的神經病。

如上述女強人的例子,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合理性,知道她是因為過度溺愛女兒,加上單親身份的虧欠,想靠物質條件滿足女兒,於是在工作上她選擇強勢,因為她必須悍衛她的經濟力,可是家庭、工作兩方面給她的壓力使她喘不過氣,於是朋友成了她唯一的出口。這幾個面向環環相扣,互有因果。

角色面向的增加,必須依循著邏輯,這個邏輯本身幫助我們從不同角色面向之間,看見角色內在的情感。像我們便能從女強人的三個面向之間,看見她的無安全感、看見她的挫敗以及她的無奈。這些情緒使她走不出負向的循環,放不下工作,也無法好好與女兒建立關係,使她越無力,又只好越去在工作中尋找安全感。

有情感邏輯的立體角色,會單純拼貼的立體角色更好看。例如小蘭做為一名武功高強的女高中生,雖然比單純柔弱的女高中生有趣,但因為「她是空手道社的」這種無關情感、純粹只是合理的邏輯,如果今天她學空手道是有情感上的理由(例如這是與新一愛的約定),那效果又會變得更好。但當你要組合七、八個角色面向時,難度就大幅上升了,不要說情感的邏輯,就連單純合理的邏輯都可能找不到了。而你為了去建立這些邏輯,勢必又要增加多餘的情節,結果故事就變得混亂、失焦。

角色面向會受限於情節長度與走向

所以角色面向的多寡,其實也受到情節長度、走向的束縛,這也是為什麼短片、以情節為重的娛樂片中的角色,多數都是平面角色的原因。例如《野蠻遊戲2》裡的男主角,排除變身交換身份的部分,本質上他們都是平面角色。平面角色容易符號化,變得沒有特色,也就不容易被觀眾記住、同理,也比較不迷人。(你會發現故事中最迷人的角色是校花,因為她當中唯一的立體角色,表面上風騷自我中心受歡迎,實際上善良又寂寞)

而電視劇因為長度,所以更有空間去塑造出角色面向豐富的角色,你看《絕命毒師》裡的華特,他為家人犧牲一切,到最後卻又好像是為了自己,好像是個好人,又有野心勃勃的一面,似乎很懦弱,又很果斷,但要說他邪惡?他又富有同情心,他看似草食男,骨子裡卻是肉食性。他角色面向的豐富性,使我們為他著迷。

處理好的平面角色也具強大吸引力

有時平面角色也很有吸引力,如《生活大爆炸》裡的謝爾頓,一個無敵偏執狂,讓人又愛又恨。他雖然隨著故事的增長而顯現出更多的面向,但在他還是平面角色時,我們就已經愛上他了。所以有特色、寫得好的平面角色,有時更勝太過常見的立體角色。

做個簡單的總結,利用合理的矛盾,增加角色向度,是使角色更迷人的基本方式。故事中的主角,通常都是角色向度最多的人,而角色向度的組合,需要依靠邏輯(理由),這個理由如果是情感性的,效果就會更強烈。

這樣,大家有弄懂立體角色了嗎?

推薦文章

從《心花路放》(又名心花怒放)看公路電影的創作

  《心花路放》(小農比較喜歡這個片名,因為《心花怒放》實在看不出來和影片內容的關係)是大陸近期 ...
閱讀更多

這樣寫最難看──神秘莫測

  在當年《無極》上映時,陳凱歌曾發下豪語:「五年內,沒有人可以看懂無極。」 五年過去了,無極果 ...
閱讀更多
懂鑑賞作品,會不會活得很辛苦?

懂鑑賞作品,會不會活得很辛苦?

很多學員都很好奇: 「老師,你會這樣分析作品,生活還有樂趣嗎?」 「你還有辦法享受影視作品嗎?」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