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雜症】看完一部戲時怎麼分析它好不好?

【疑難雜症】看完一部戲時怎麼分析它好不好?

在經歷完一系列的問答後,可能很多人開始覺得戲劇這件事好像是片迷霧森林,越去探索,似乎發現越多自己的不足。這是一個必然的現象,不用覺得氣餒,因為戲劇是人生的精華,同時有「人生」和「藝術」兩個課題,自然有修練不完的功課,但在這個過程中,千萬不要失去對自己的自信。

「自信」是藝術家的重要資質

因為相信自己,是你作為藝術家的基石。要學會分析一件作品,第一件事,就是學會相信自己的感覺。

你喜歡,還是不喜歡?

喜歡就是好片。因為它一定有東西滿足了你,表現得足夠好,你才會感覺喜歡。既然如此,為什麼它不能算「好片」呢?

管別人怎麼想,這世界才沒有那麼狹隘到只能容許一種「好」的標準。我在「如何寫出一個好劇本?」也提過即使是專業人員,也會對「好」有不同的標準,像《樂來越愛你》評價兩極,有人極愛,有人極唾棄,它是不是好片?當然是。

所以你喜歡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畏懼別人的言論和眼光,更不要在乎影評人的評論。

很多所謂的「專業評論」其實也只是業配文,或是友情贊助,不見得是真心的評論。如果今天你朋友(不是麻吉)是一部電影的編劇或導演,你看完覺得超爛,你會說實話嗎?很多東西背後重點都不是評論的公正性,而是人際關係啊。

相信自己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連自己都無法相信,你就永遠也無法獨立,也無法對抗可怕的人云亦云或惡意中傷。

學會「自問」來讓自己進步

如果你是希望更進一步,可以「分析出一些道理」,那你要開始學會問一些問題:

喜歡哪個部分,不喜歡哪個部分?

為什麼喜歡?為什麼不喜歡?

通常一部作品大多是好壞參半,會有你喜歡的部分也有不喜歡的部分。練習去分辨它們和表達它們,你可以看一些人氣比較高的影評或編劇類的書藉,目的是為了吸收表達用的詞𢑥,很多人「無法分析」不是因為不會分析,而是不知該怎麼表達。

如果你願意放寬心胸去傾聽別人的意見,可以試著和其他人討論,得到不同的觀點和角度。其實評論電影是很好的休閒話題,大家一起去看電影,看完之後趁著記憶猶新,針對內容做一些剖析和討論,我個人是覺得清新健康增進感情又能整理消化。

分析一個作品,很多時候要透過比較。多看同類型的作品可以幫助你定位出這部作品在這個類型中的高度(喜歡程度);多看不同類的作品,可以幫助你分析類似的素材放在不同的類型時產生什麼不同的效果。動作片、勵志片、愛情片、懸疑片都可能處理到親情、愛情、友情這些基本的情感,可以看看不同類型在處理相同情感上的優劣與方式的差異。

學習從多元角度剖析

如果想再更進一步,你應該要找到一個更專業的角度,來剖析電影這個商品。你可以從八卦(藝人、導演、編劇背後的愛恨情仇)、從作品史(懸疑片的演進傳承)、從藝術美學(電影理論、導演、編劇等專業)或從商業行銷的角度等等。強化你在那個角度上的專業知識,你就會變成有獨特風格的評論者,而不僅僅只是個人感想抒發。

像我基本上強項在心理、商業和劇本,所以我的剖析大多從這些點切入。有些人在作品史和八卦上很強,對經典作品、知名創作者如數家珍,他們寫的影評對我來說就是望塵莫及,而反過來他們看我的解析可能感覺也類似。

你具備的專業知識越多,當然能用的武器就越多,但我建議你至少要有一個特別出眾的角度來做支撐,不然會變得雜亂無章,想到什麼寫什麼,顯不出你的特色。

等你解析的作品數量夠多了(先以50部為目標),你自然會漸漸摸索出屬於你分析作品的方式,建立出你的美學與口味。這種「帶意識」的觀影經驗,本身就會比「純娛樂」的觀影經驗更能幫助你成長,使你留意到更多作品中的細節。

到了這個時候,你自然會對一部作品是不是好片,開始有心中的定見。

要相信你自己。

 

推薦文章

寫對白前必備的三個觀念(三)

寫對白前必備的三個觀念(三)

延續前兩篇,我們談到寫對白前必須先具備三個觀念。這一篇,我們來談談第三個觀念。 用行為寫性格,別 ...
閱讀更多

台式劇本格式 – 為何阻礙了創作者與閱讀者?

台式劇本格式 我們曾在台灣常見劇本格式 中討論過關於 台式劇本格式 ,並不是一個最佳化的格式,除 ...
閱讀更多
影響微電影分享力的六大因素(一)──同感程度

影響微電影分享力的六大因素(一)──同感程度

微電影的拍攝者,恐怕很害怕以下的慘劇發生:嘔心瀝血生出了腳本,千辛萬苦組了團隊開拍,花錢花時間好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