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練習在某個時空、環境,塑造一個角色立體的性格、特性,而不是一種敘述、交代的感覺?
角色塑造是編劇一門重要的功課,在發想設定階段,我們設計好的角色,必須安排相對應的場景、情節,才能讓觀眾得知角色的全貌。
有設計但沒有塑造,就像有畫設計圖但沒有蓋、或沒有照著圖去蓋房子一樣,是無法讓其他人知道你設計好的角色到底長什麼模樣的。許多新人常會爭辯說:「其實我原本的設計是⋯⋯」但從劇情中看不出來,就等於不存在。
那問題來了,角色塑造該怎麼做,才能使角色鮮明、立體呢?
第一個重點:用「演」的,不要用「講」的。
很多人喜歡靠語言來塑造角色,給角色貼標籤,「大家都說他是一個很溫柔的人」、「你不是很喜歡做木工嗎?」、「他們兩個感情非常好⋯⋯」
安排一個角色,用講的來塑造另一個角色(或讓角色自說自話),是沒有說服力的。就好像你朋友整天說自己會飛,難道你就會相信嗎?當然不會,除非他飛給你看。
所以要講一個人溫柔,就安排一個可以讓他展現溫柔的事件;要講一個人喜歡做木工,就讓我們看到他做木工的樣子;要說兩個人感情非常好,就讓我們看見他們感情好的場景。
一對情侶從來不牽手、不約會,卻總是不斷強調他們很相愛,你會覺得他們相愛但是相反?所以語言的可信度是很低的,身體的行為才是誠實的。
所以讓他們演,不要讓他們說。
第二個重點:創造矛盾。
立體角色的意思,就是角色有複數的面向。他有殘暴的一面,也有柔情的一面;愛對方,也恨對方;對愛人熱情,卻也殘忍;邪惡透頂,卻又有溫暖的一面。
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可以利用不同場景的對照,來呈現角色不同的面向。在上一個場景溫柔體貼,下個場景發現他其實謊言連篇。
但如果我們想更進一步,要在同一個場景中就呈現出角色的「不單純」,那我們就要依靠你設計一個情境,安排角色的行為,讓他前後不一、言行不一、表裡不一。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天才的禮物》的預告片開頭40秒如何塑造這名天才兒童?
它用第一個場景展現出女孩對上學的排斥,再用第二個場景展現她的數學天才。有趣的是,編劇安排了一個小孩聽不懂的單字,使一個展現出不可思議智力的人,在對那個單字的追根究底時展現出了她其實還是孩子的這一面。
天才的智力和對生活詞語的生澀,大人似的態度與追根究底的孩子氣,再加上不相稱的年齡與智商,結合出了一個個不一致的結果,使這名孩子的面向變得豐富。
如果我們看到的是一個40歲的數學天才,在數學課堂上,展現他高超的數學能力,那整個場景或許可以寫得很幽默活潑,但一定不會像這個場景這樣饒富趣味。
我們很常看到,一個角色嘴上在罵,身體卻因為擔心而給了對方一個緊緊的擁抱;臉上輕鬆說著笑話,手裡卻給了對方一刀;說自己是籃球高手,卻連球都不會運⋯⋯
這種「演」和「說」不一致的矛盾安排,能夠創造出比單一方向呈現更有張力的效果。
所以場景情境的選擇很重要,沒有合適的場景,角色就沒有演出特性的機會;場景與場景之間的連結很重要,忽略場景與場景之間互動性,就無法產生1+1大於2的化學效應;場景內的「演」與「說」、表與裡、前與後的矛盾,以及角色設定上不同面向間的矛盾很重要,因為沒有這些矛盾,角色就會顯得平板。
但要留意的是,「矛盾」的同時必須要「合理」 ,這個合理,正好是劇本中「不言可喻」的東西,展現出了某種角色的心態 與性格 。觀眾可以從矛盾之中去思考原因:「為什麼他明明不會打球,卻要說自己會打呢?逞強愛面子喜歡吹牛吧。」
這個過程可能極短(秒懂),也可能很長(變成懸念等待後續創造恍然大悟的效果),編劇便是透過操作這個過程來創造出「有趣」、「耐人尋味」、「層次豐富」、「讀出內心戲」等等的效果。
而不合理的矛盾唯一能創造的效果,只有讓觀眾出戲和唾棄。一個會笑裡藏刀的角色,性格上就帶有某些瘋狂或城府,這些內在特質應該在每一個場景之中保持一致,而不是一下子很心機,一下子很幼稚,一下子很悲觀,一下子又很天真。角色變來變去,又沒有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這是不被接受的。
我們藉由一個又一個的場景,一層又一層的揭開角色真實的面貌,讓我們看到他的成長、變化與潛力,使他變得立體而飽滿。
不要一開始就要求要在一個場景之內完成所有的角色塑造,要配合著戲的節奏,讓觀眾一邊融入劇情,隨著衝突一步一步的推進,越來越理解角色的不同面向。
所以你在設計角色時,也要考量到是否有足夠多的篇幅可以讓你這樣一層又一層的塑造。這也是為什麼電視劇裡的主角,大多時候比電影更複雜,而電影的主角,又會比短片更複雜的原因。
而複雜的角色面向就必然代表好的故事嗎?並不一定。你看許多感動人心的泰國廣告短片,角色其實都還滿平面的。所以不要單看一個元素,而要看角色、情節、主旨之間互動產生的結果,才不會顧此失彼,見樹不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