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編劇寫出「開放式結局」的秘訣

那些編劇寫出「開放式結局」的秘訣

寫篇文整理一下,「開放式結局」的設計。

什麼是開放式結局?

一個故事在結局時,應該解決故事中所有的懸念,如果結局留下懸念,沒有提供明確的答案,便被稱為「開放式結局」。

開放式結局不等於「沒有結局」,如果你僅僅只是沒把故事說完,該交代的不交代清楚,那叫「故事沒講完」。

理想的開放式結局,本身是閉鎖的,
像《全面啟動》的陀螺到底有沒有倒下,要嘛是倒下了,主角在現實,故事圓滿結局;
要嘛是沒倒下,主角還在夢中,圓滿只是幻夢。
觀眾基本上是二選一,挑你喜歡的版本去相信。

開放式結局通常有兩種

一種是偽裝的開放式結局,例如前面所說的《全面啟動》,
為什麼我會說它是偽裝的?
因為故事基本上說完了,主角該有的角色歷程也走完了,無論他是不是留在夢中,
他都告別了妻子,走出了心中的陰影。
因此把主角留在夢中,在故事上是沒有意義的。

這就好像你跟我說,龜兔賽跑的結局是烏龜贏了,
但烏龜在獲勝的之前,其實終點線就斷了。
究竟,烏龜是自己衝斷了終點線,還是兔子事先衝斷了線,才跑去睡覺?
這是個開放式結局,你一定會說我神經。
重點是牠靠努力戰勝了兔子,兔子衝斷線跑去睡覺是什麼東西?

同樣的道理,把李奧納多留在夢裡是什麼東西?
除了「哇,他永遠留在夢裡」這種好像很有fu的感覺以外,這對故事而言沒有意義,甚至破壞了故事原本可能有的意義。(一個人面對過去陰影的過程)

這種開放式結局本身,通常是放在一個完備的故事最後,只是最後故意用一些手法,讓它看起來開放,但當你深入去思考,就會發現其實答案顯而易見。
它只是想避掉明顯的結果,好讓你主動參與思考,而更清楚的感覺到故事的力量。

而另一種開放結局,是真的開放,
因為有些故事的主旨,不是透過結局的清楚來傳達,反而是透過結局的模糊來表現。
例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本身在討論信仰這件事,所以事實到底是奇幻版本(奇蹟存在),還是殘酷版本(人性殘酷),或許不是最大的重點,
重點是作家為什麼選擇了奇幻版?
奇幻版的存在,或許正是故事的主旨,信仰的本質。

或是有些故事本身的主旨就與不確定性有關,
例如《慧星來的那一夜》,
它本身玩平行時空的交錯,
所以最後主角到底置身哪個時空?
這個主角到底是哪個時空的主角?
正好表現出故事本身想傳達的耐人尋味之處。

如果你的故事是關於謠言的可怕,比較告訴觀眾故事中哪個部分是謠言,或許保留曖昧的空間,更能讓觀眾感受到謠言的力量。

開放式結局是一種手法

開放式結局是一種手法,目的是為了讓觀眾思考、討論,
更進一步對故事有所理解,但它絕不是用來賣弄或故弄玄虛的工具。
它如果無法使故事本身成立,就會激怒觀眾,
所以先學會如何使故事成立,而不是只學技巧本身的表面,是非常重要的。

 

推薦文章

對白寫作技巧(一)──迴文

  經典對白的寫作,有時與作文很像,因為優美的文字本身,能夠產生力量。 迴文,就是其中一種很常見 ...
閱讀更多
學習心理學,有助編劇功力嗎?

學習心理學,有助編劇功力嗎?

我覺得大家都對心理學有很大的誤解, 以為心理學是在教你, 人做了什麼動作代表什麼意思, 但這是天 ...
閱讀更多

【差異比較】電影與電視劇的劇本有什麼差異?

  隨著網路平台越來越發達,電影與電視在觀影的模式與界線上越來越模糊,但同樣做為影視作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